正文 第34章 禮儀是交友最尊貴的名片(3)(2 / 2)

不可不知的酒桌禮節

吳三40歲時喜得貴子,很是高興,於是設宴宴請父老鄉親。那天,隻要是在家的人,大多都去了。有人拿著雞蛋,有人拿著錢。吳三,更是高興了。於是在酒桌上不停地敬酒、勸酒、喝酒。他來到李八的身邊說:“李八,喝酒,今天哥心裏高興。你必須得喝點兒。”李八,也笑著說:“好,好,喝。”於是這一杯酒一眨眼的工夫便下肚了。接著,吳三還在勸李八喝酒,這回李八便不想喝了,說:“自己一會兒還有事到鎮上去。”但是,吳三說:“如果你不喝,那就是不給哥麵子……”於是,兩個人便僵持了起來。事情越鬧越大了,吳三非得要李八喝,但李八以到鎮上辦事為由,不喝,兩人竟然大打出手起來。村民,紛紛跑來勸架,最後才得以平息。

這是何苦呢?吳三和李八的大打出手,竟然是因為勸酒。在聚餐時,許多人都曾遭遇過被同桌人熱情地勸酒。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在就餐前就特別誠懇地向同桌人說明自己不飲酒,並致以歉意,同時可以主動以茶代酒“先幹為敬”。

如果是勸人喝酒,萬不可強求,如果是看到親友貪杯失態,要勸他不喝酒,這是對親友本人也是對大家的一種尊重。但勸酒時,要注意使用詼諧而幽默的言辭,而不能一味地指責,這樣才能既達到勸酒的目的,又不會破壞餐桌上的氣氛。這就涉及了酒桌上的禮節。說起宴會,就自然而然地會讓人想起喝酒。“酒文化”也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禮節,有助於你交際的成功。

飲酒是各種宴會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在正式的宴會上,服務員打開酒瓶後,先要倒上一點遞給主人品嚐。主人應先飲一小口仔細品評,然後再嚐一口,感到所上的酒完全合乎要求時,再向服務員示意,可以給客人們斟酒了。斟酒的順序是先主賓,然後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時,酒杯應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拿酒杯的姿勢因不同種酒杯而有所不同。有的要用整個手掌握住,而高腳杯則應以手指捏住杯腿。

會喝酒的人飲酒前,應有禮貌地品一下酒。可以先欣賞一下酒的色澤,聞一聞酒香,繼而輕啜一口,慢慢品味。不要為顯示自己的海量,舉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飲而盡,使酒順著嘴角往下流,也不宜一邊抽煙,一邊飲酒。鑒於酒後易失言、失禮,故宴請活動中飲酒的量要控製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

敬酒要適可而止,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成心把別人灌醉,更不要偷偷往他人飲料杯中倒上烈性酒。

在宴會上不會喝酒或不打算喝酒的人,可以有禮貌地阻止他人敬酒,但不要什麼都一概拒絕,至少要喝上一點汽水、果汁或其他飲料,使舉座盡歡。為拒絕他人敬酒通常要主動要一些非酒類的飲料,並說明自己不飲酒的原因。

讓對方在自己麵前的杯子裏少斟一些酒,然後輕輕用手推開酒瓶。按照禮節,杯子裏的酒是可以不喝的。當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裏斟酒時,用手輕輕敲擊酒杯的邊緣,這種做法的含義是“我不喝酒,謝謝”。當主人或朋友們向自己熱情地敬酒時,東躲西藏,或把酒杯翻過來放,將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地倒在地上,都是失禮的。

祝酒是席間的一個重要禮儀程序。正式宴會中主人皆有敬酒之舉,會飲酒的人應當回敬一杯。敬酒時,上身挺直,雙腿站穩,以雙手舉起酒杯,待對方飲酒時再跟著飲,敬酒的態度要熱情大方。祝酒時,主人應與主賓先碰杯,碰杯時應目視對方(眼鼻組成的三角區)以示致意,不目視對方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交叉碰杯是必須避免的。

下麵再說說酒桌上的交談都應注意哪些事項。

1.眾歡同樂,切忌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