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古怪(1 / 3)

readx(); 盡管之前感覺不到聶石在自己的小臂上劃了一下有任何問題,可隨著時間推移,全力壓製聶石的謝青雲始終都沒法子取勝之後,便開始一麵繼續壓製對手,一邊細細思索和聶石鬥戰中的細節,尤其是方才被聶石刺傷那一下前後的招法。這般稍稍一想,謝青雲頓時察覺到方才聶石刺傷自己那一招,用的仍舊是一個“截”字,盡管聶石眼下的武技並非他所見過的,但一想到這個截字,便能夠瞧出他施展的招法時不時就會體現出“截”的巧妙。

謝青雲又想到無論是自己沒有元輪時跟隨老聶習練的《九截》,還是老聶當年在火頭軍被人稱之為兵王的《截刃》,其精髓都是一個截字,眼下這少年聶石施展的既不是《九截》,也不是《截刃》,但從眼前的招法來看,應當就是那《截刃》的前驅,老聶多半是依據此時施展的這門武技,在綜合他多年來的鬥戰搏殺的經驗,成就了《截刃》這門淩厲的武技,也難怪會被稱之為兵王,謝青雲當年並不是很清楚,自己研創武技,和學習已有武技的區別,這幾年他一路摸索《九重截刃》才明白其艱辛之處,何況這《九重截刃》的起始,還是來自於聶石所授的武技。依照這先後次序來看,《九重截刃》應當是超越《截刃》,《九截》,更是要超越眼下這位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所施展的武技了,隻因為《九重截刃》是綜合了這許多武技,取其長。避其短,由聶石探究草創。自己繼承發揚,之後又摸索而出的一門武技。自應當勝過少年聶石許多,可雖然是壓著這少年聶石狂攻,卻始終無法勝過對手,且還被這少年聶石傷了一下,實在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且此刻回想起,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傷了自己的那下,截擊的巧妙,連謝青雲自己也覺著太過精妙,麵上看起來十分隨意。以至於他當時都沒有太過在意,而細細一想,便知道那一下,對於“截”字的領悟有多麼的深刻,深刻到謝青雲很想在心中叫一聲好。許多的念頭從謝青雲的心頭閃過,盡管閃得極快,可謝青雲還是疏忽了一下,壓製聶石的淩月戰刃武得稍稍慢了那麼一點,也就是這麼一點。自己的右臂一記影撩,還未攻到,就被少年聶石一刃給截擊,那刃順著淩月戰刃的背直接前滑。幸虧謝青雲震驚的同時,下意識間小身法施展而出,正個胳膊用力彈抖。蕩開了那少年聶石的彎刃,否則的話。這一下劃擊,必然會將他的手腕血脈給劃出個大窟窿。此處血脈一破,鮮血必然橫流,而小身法彈抖之後,那少年聶石的彎刃隻在謝青雲的手背上劃破了一道口子,就被震開了。

緊跟著謝青雲也極速向後猛退,他對聶石的截擊十分了解,知道若是不退,換成他自己,定然會立時間搶攻,逼得對手招都施展不出。這一退之後,果然聶石一個進步再次截擊卻是落了空。謝青雲微微鬆了口氣,若是他身法稍微慢一點,怕現在便會被聶石反壓,剛才的情形就要倒過來了,瞧見聶石再次攻上,謝青雲也不在多想,淩月戰刃再次施展出《九重截刃》,和聶石拚殺在了一起。如此不過一刻鍾,從勢均力敵就又變作了謝青雲壓著聶石來打了,對於此,謝青雲自然十分清楚,隻因為他的《九重截刃》確是繼承了聶石所有武技之精髓,如今可不隻是在截字一途上,還有小身法也同樣繼承和發揚了最強時期的老聶的優處,再有其風的特性,眼前的少年聶石施展的這門武技,顯然沒有任何特性,所以被他壓製也不足為怪。隻是這一次,盡管謝青雲更加小心翼翼了,卻還是在兩刻鍾之後,又一次被聶石給擊傷了。這一回,他並沒有任何疏忽,在兩招銜接十分緊密的情形下,被這少年聶石直接截住了其中一招,打亂了節奏,雖然沒有打亂他整體的攻防節奏,但隻是這兩招的節奏,就足夠讓聶石尋到瞬間的機會,彎刃直接穿過謝青雲的兩柄淩月戰刃的縫隙,砍向謝青雲的胸口。躲無可躲之際,謝青雲隻好以影級高階的身法,再次向後急退,可仍舊稍微晚了一點,胸口還是被聶石的彎刀劃破了一道口子,好在這傷隻是輕傷,靈元湧動,片刻不到,血就止了,那長長的口子形成了一道新的傷疤,隻不過在靈影碑中所有的傷疤,離開之後,便和傷痛一般,全部複原,這也是和虛化體對戰的優處之一。

傷口愈合的同時,謝青雲心中又一次驚愕不已,隻因為少年聶石這一次,不隻是截到的空隙更加淩厲,一旦成功就能直接要了他的命,更是這一截的時機,實在是匪夷所思,謝青雲完全想不明白,少年聶石是如何會在這個時候,突破他兩招之間的間隙的,按說這兩招中間的銜接全無任何破綻,即便要尋空隙也不會尋在這裏,換句話說,若是連這個不是空隙的空隙都能抓住,那眼前這位少年聶石虛化體的戰力必然勝過自己許多,也就是說,他可以隨意抓住自己任何兩招、三招之間的空隙,也用不著這許久時間被自己壓著狂打了。細思的時候,謝青雲不斷的施展兩重身法,讓自己擁有影級高階的身法,如此便能超越少年聶石的影級中階,繞著少年聶石不斷的遊走,所以不立即上前動手,隻因為他需要時間思考,思考方才聶石這一下截擊的巧妙,到底在什麼地方,順帶聯係之前的兩次受傷,一齊來思索一番,到底自己的武技哪裏出了問題。

這般繞著少年聶石跑動,這少年聶石剛開始還在追著謝青雲打,不過很快就發覺了謝青雲似乎是在避而不戰,耗費他的氣力,索性就站在原地與動不動。六識全開,盯著謝青雲的一舉一動。原本謝青雲還想不出自己為何屢次被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截擊、擊傷。此時見到少年聶石這般舉動,頓時覺著抓到了什麼。可細細一想,又一時間想不到到底抓到什麼。如此就順著這靈光一現的點去不停的思索,心神同樣也分出另一半一直注意著聶石的舉動,好一會之後還是沒想到方才那閃現的到底是什麼,可是謝青雲自己卻跑得有些不耐煩了,既然這少年聶石不追,自己還繞著他啥跑什麼,不如坐下來盯著聶石,同時繼續思索。豈非更好。所以不去終止鬥戰,在慢慢去想,隻因為謝青雲覺著那般做的話,見不到靈動的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沒有這虛化體的閃避或是攻擊,甚至包括他的氣息的散發,六識的運轉,都有可能促使他出現靈光,若是麵對一動不動的聶石。卻要更難激發出他的靈感,就似方才這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從追擊忽熱變作凝立不動,隻這一個變化就讓謝青雲似乎想明白了什麼,盡管仍舊沒有抓住。但至少證明了,鮮活的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在他眼前晃悠,總勝過麵對木偶的虛化體。要更讓他容易想到聶石刺中他的因由。謝青雲這一坐下,不到片刻時間。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就又動了,當即猱身撲擊而上。謝青雲見少年聶石反應如此之快,腦中的靈光忽然又顯,這一顯頓時明白自己方才所想的是什麼了,當即哈哈大笑,以影級高階身法避開聶石這一次撲擊,跟著就取出終極玄令終止了這一次鬥戰,省得又要一邊和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周旋,又要去細思方才想到的那一閃靈光。

這般停止鬥戰之後,謝青雲便坐定一旁,細細思索,這少年聶石的虛化體兩次根據自己的行為而變換鬥戰方式,第一次是看著自己繞著他遊鬥,完全勝過他的身法,便索性停了下來,第二次當自己也停下來之後,他又開始撲擊而來。如此說來,這靈影十三碑中的虛化體,雖然全無靈智,大都以進攻為主,但卻虛化出了不同生命體的鬥戰風格,最重要的一點,謝青雲之前以為這些虛化體沒有靈智,就完全不會思考了,隻是鬥戰的本能反應,可其實有一些本能反應,已經超出了尋常的本能,看起來就好似虛化體能夠思考一般,就如同剛才的少年聶石的虛化體,他瞧見謝青雲遊走,自己追不上,便停下來,以節省氣力,表麵看來這是靈智的表現,可實際上隻是他為了防止氣力消失,鬥戰失敗的本能反應,之後謝青雲不動了,他再次撲擊,同樣恢複了虛化體見到敵人就要擊殺對手的攻擊本能。謝青雲之前所忽略的就是自以為是的認為所有的虛化生命體的本能反應隻是基礎的最本能的鬥戰反應,根本想不到會有諸如接近靈智的本能反應,直到方才連續兩次看見少年聶石根據自己的行為而應變的舉動,隻覺著十分紮眼,好似有了靈智一般,這才連續閃了兩次靈光,直到第二次靈光閃現,才知道自己想到了什麼。

隻要是基於鬥戰的一切反應,無論再如何聰敏,也都是虛化體的本能反應,所以聶石既然能夠根據自己的行為而動,謝青雲也就能夠想明白之前為何會被聶石連續截擊三次了,細細想來,聶石的每一次截擊都好似算準了自己的動作一般,他雖然一直都在被自己壓著打,可是壓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聶石的幾次躲閃,就相當於誘惑自己攻擊他的空檔處,而一旦這連續幾下的攻擊空檔,都按照聶石預計好的一切施展的話,他便相當於摸索出了謝青雲前後三、五招之內的節奏和攻擊順序,於是隻要抓住其中一招的節奏、順序,提前引誘謝青雲出招打他的空檔,進而算準了方位,一下子卡在謝青雲兩招之間,截擊住謝青雲,便就能擊中謝青雲,至於一次比一次能夠掌控住截擊的時機,一次比一次能夠截擊到謝青雲更為要害的部位,便是因為這少年聶石和謝青雲搏殺的越久,觀察的也就越仔細,能夠尋到的時機也就越準,哪怕如第三次擊中他胸口時的一刀,在謝青雲眼中全無破綻的,可實際上他出擊那兩招之前,已經被少年聶石引誘的連續打了兩三招。接下來的這兩招早已經在少年聶石的預料之中了。少年聶石這般打法,其一是他的探查能力極強。其二便是謝青雲的《九重截刃》和聶石的武技一脈相承,即便已經改良了許多。變得更為強大淩厲了,但截字的精髓仍在,因此這少年聶石才能夠和謝青雲打得越久,被謝青雲壓製得越久,就越能猜出當自己誘導謝青雲攻擊自己某個要害的時候,謝青雲下一招會從什麼方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