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雲並不覺著伯昌當年沒有教授他小身法有任何的異議,伯昌的修為本就不高,在武道之上的天賦也並不強,這等小身法隻是在對付同境界修為的武者或者獸卒時,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旦對手的修為、戰力勝過他許多,便好似之前謝青雲剛和伯昌的虛化體鬥戰時。險些中了他兩劍而索性施展影級高階身法,就能夠躲開一般。伯昌是占不到任何優勢的。
且兩年之前的謝青雲,連武者都不是。根本到不了需要修習這小身法的地步,若是提前和他講述,非但無法助他提升,反倒可能令他見得太多太雜,影響武道的修習。到兩年之後謝青雲歸來,已經能夠獨自擊殺雷同這般強大的武者,伯昌自然更沒有必要將自己的小身法拿出來展露教授,況且伯昌知道總教習王羲的小身法比他更厲害,隻不過王羲喜好以身法的極速配合小身法的使用。並不如他這般純粹罷了,但是王羲對小身法的領悟卻是遠勝過他的,到時小將此傳給謝青雲,自有總教習來授,他自然不需要在謝青雲麵前說起這個了。
第三番的鬥戰開始,謝青雲很快再次中了伯昌的劍,隻因為這一回他是以剛領悟的小身法和伯昌的小身法對拚,好在鬥戰中讓自己盡快熟稔起來,所以才沒有施展影級高階身法。以他此時的熟練程度,當然還遠不是伯昌的對手,才會再次被伯昌大教習所傷。
自然,想要融會貫通這才學的部分。謝青雲很清楚,不是一兩日之功,隻能不斷磨練。且他很清楚,自己這一回學到的隻有伯昌的一半。還有另外一半他並沒有記下那些震蕩的發力法門,需要等這一半熟稔之後。再去學來。所以一直和伯昌試煉,隻因為他此時將伯昌的小身法和昨日熊紀的小身法在心神之中對比過,那熊紀的筋骨寸進比伯昌的還要繁雜,顯然從更加神妙的角度來震蕩筋肉或是筋骨,甚至一些匪夷所思的部位,都能夠用上,直接跟著熊紀習練切磋,謝青雲覺著還沒有到那一步,先學會伯昌並且熟悉了之後,再用這新學來的和熊紀切磋到融會貫通,再之後,便跟著熊紀學習熊紀那些奇妙的筋骨寸進,如此循序漸進,穩占穩打,才能讓這小身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當然,這些所謂的學習,隻不過是跟著沒有靈智的虛幻體學習罷了,全都需要謝青雲自己領悟,這靈影十三碑雖然能夠虛化出大量的不同的敵人,但其實對手的本事,也不是那般容易學的,許多武技隻有招法沒有口訣,是怎麼習練也難成的,除非你天賦異稟,而這小身法其實也是一般,若是你從未接觸過,直接想從伯昌身上看透,學來,那幾乎不可能。謝青雲能夠習練,自然是因為他的《九重截刃》本身就帶有小身法,自然這些都來自於兵王聶石。
此時在謝青雲心中,小身法的第二階段,筋骨寸進,又分了三層,最初級的就是自己現下的本事,高一些的便是伯昌領悟到的這些,更高一層的自然是那隱狼司大統領熊紀所施展的,然而是否還有比熊紀還要厲害的,謝青雲如今也不知道,不過他以為當他能夠將熊紀大統領的看透、學會,到熟練之後,便應該能夠清楚還有沒有更高一層了,隻因為到了那個境界,對這筋骨寸進的整個見識就被打開了,一旦打開,即便沒有人教,也能夠感覺的到自己的這套小身法還有沒有繼續拓展開來的可能,而之前,謝青雲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筋骨寸進就已經是最高的了,直到這兩日進了靈影十三碑,見識一開,才知道還遠遠不夠。
當然,這小身法本來的小挪移、筋骨寸進的劃分,也隻是謝青雲根據《九重截刃》中所帶的小身法的特色來分的,不同的武技對於其名稱不同,且不同武技的小身法,也都有些習練法子不同,隻不過大方向都一致罷了,而在伯昌和熊紀的虛化體身上,謝青雲發現的便是和自己的小身法完全一樣的細節和方向,且伯昌的包含了他的,熊紀的則包含了伯昌的,這才是他鐵了心要和這兩位的十三碑中的虛化體,不停切磋的原因。
至於那微境,有沒有還另說,隻是謝青雲自己更覺小身法的特點,想象而出的境界,連總教習王羲也都沒有達到,自然不能肯定到底有沒有了,謝青雲知道這些都要靠自己的摸索。連小身法的三個階段的名稱都並沒有統一的稱呼,自然筋骨寸進這單獨一個階段之內的分層。就更沒有什麼稱呼了,謝青雲心下隻把他們叫做自己的。伯昌的和熊紀的,所以沒有成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因為不敢肯定還有沒有更高級的,這般簡單的稱呼,心中明白就行。
和伯昌就這般耗費了半小時,謝青雲剛學來的這些,稍稍有些順暢了,不似剛開始時候那般生澀,雖然仍舊不停的中伯昌的劍,但很顯然至少有小半的劍痕變得比之前淺了很多,甚至有幾劍隻是擦破了皮。連血都沒有滲出。鬥戰時候謝青雲自然不去想到底提升了多少,直到伯昌氣力有些不濟,謝青雲以終極玄令停下了這一輪切磋,才通過自己身上的傷來判斷自己的提升,見到這些,當然是有些高興的。
接下來,謝青雲沒有再繼續對付伯昌,這小身法的提升不是一兩日之功,他仍舊打算先見識過所有想要見識的一切之後。剩下的數個月時間,一天修習小身法,一天和那總教習王羲的虛化體切磋,來提升自己《九重截刃》風的特性。看能否尋到將《九重截刃》的品階提升的法門,總教習王羲的《血劍》是最好的參照。而無論哪一天,他都會空餘出最後兩個時辰。瘋狂的習練推山一式,自然對手選擇武聖。原因有二,其一是隻有武聖才能逼出他推山一式的進步。其二便是推山一式施展過後身體便僵硬了,若對付的不是武聖,他的推山一式將對方震死或是重傷的話,他不能動彈,也沒法繼續選擇那些虛空出現的文字,而對手就算沒死,以重傷之軀要殺了他這個不能動彈的人,還不知道要耗費多久時間,如此也就隻能幹等,靈影碑這般好的試煉匠寶,謝青雲是半刻也不想浪費在這十三碑中的機會,盡管他的終極玄令可以隨時來,離開滅獸營也不會被收走,可他知道進了火頭軍之後,以火頭軍如此隱秘的律則,想要出來,自不會這般容易了。
至於其他對手,雖然在靈影碑中極為豐富,但謝青雲十分明白貪多務得的道理,這王羲的血劍和伯昌、熊紀的小身法是他當下最能夠獲益的切磋對象。
又在心神中重複了一番方才這一輪的鬥戰,謝青雲便依照今日一早的打算,繼續選擇大教習來試煉切磋,這一次麵對的是司馬阮清。司馬阮清最強的本事便是她的身法了,其武技和身法都來自於一門,稱之為《驚風》,也是整個滅獸營武者之中,除了總教習王羲之外,謝青雲最想要多多磨練一番自己的《九重截刃》武技的對手,隻因為《驚風》和《九重截刃》一般,都有自己的特性,且都是自然之中的風,兩者頗有相似之處,謝青雲兩年前曾經在司馬阮清的教授下和司馬阮清切磋過,隻是當年他不過武徒修為,有些難以理解,深奧一些的司馬阮清也沒有急於教他,因此許多都沒有見識,眼下有了這樣的機會,謝青雲自然要好好見識一番,且關鍵的是,若司馬阮清的這門《驚風》真個能助他提升《九重截刃》的話,他便會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一並將和司馬阮清的切磋時間算入和總教習王羲的切磋時間之內,這便好似伯昌和熊紀在對於他小身法的磨練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對於《九重截刃》的提升,他自身算是最初級的,司馬阮清算作高一層的,而那總教習王羲則算是更高層的。
能夠如此類比,隻因為這司馬阮清大教習的《驚風》的品階比《九重截刃》要高許多,處於神海高階傳承武技,和總教習王羲的《血劍》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總教習的血劍已經習練到了武聖階段,自然比司馬阮清的驚風要更為純熟和淩厲,而靈影碑中的二變頂尖總教習王羲的虛化體,降的隻是修為,沒有降那武技的純熟,因此即便是和二變頂尖的總教習王羲切磋,也比和三變的司馬阮清更為難打的多,自然這是在謝青雲也控製住自己勁力的前提下。
司馬阮清有這般品階的武技,謝青雲並不驚訝,她當初可是遊狼衛,和自己從未見過的師父鍾景一般,都是熊紀的左右手,能夠推薦到滅獸營做大教習。定然在遊狼衛之內也是翹楚,那師父鍾景能夠以功勳換取神海高階傳承武技《赤月》。那司馬阮清同樣能換來《驚風》也就不足為奇了,隻不過《赤月》送給了師娘來習練。而這驚風是司馬阮清自己個習練罷了。
和司馬阮清剛一交手。謝青雲就用上了剛從伯昌那裏學來的小身法,這一用,就發現這從新的角度震蕩身體的小身法果然比自己當初更為厲害許多,方才一直和伯昌鬥戰還沒有體會,如今配合上自己的兩重身法,影級高階中成的身法,對付上司馬阮清影級高階的頂尖身法,竟然能夠連續走上二十多招,也隻是被司馬阮清擊中三次。且每一次都隻是小傷。
謝青雲心中很清楚,如果小身法沒有提升,隻憑借自己的兩重身法和曾經的小身法,這二十幾招下來,就算不致命,也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傷了,畢竟這位司馬阮清的身法極為厲害,不隻是符合她修為的影級高階,而且是觸摸到靈級邊緣的影級高階。比刀勝、王進都要強大,謝青雲必須施展三重身法,才能夠和她媲美,可那樣一來。沒有丹藥支持,用不了幾招,不用司馬阮清來打。謝青雲自己的身體就會因為承受不了,而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