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杜牧的《贈別》詩中寫道:“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詩的意思是說柔弱美麗的13歲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梢頭的嫩芽,後來人們就用“豆蔻年華”一詞來形容13歲的女孩。
“豆蔻年華”的女孩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她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顯得那麼清新、那麼嬌嫩,也正是塑造人格、培養習慣的大好階段。
13歲是小學學習階段與中學學習階段的分水嶺、心理發育的分水嶺、生理發育的分水嶺。所以,13歲是女孩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13歲之前,女孩會更多聽從老師、父母的教誨與管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13歲之後,女孩業已成型的個性、習慣等,往往是極難改變的。所以,13歲之前,女孩在各個方麵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一是思維習慣。思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很難想象它的模樣或是形狀,但思維又是能夠具體到我們腦中每一個想法裏的,如行動之前先計劃,決定之前先思考,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女孩們要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就要培養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改變故步自封,不知變通的思維方式,這樣在成長的道路上才更具競爭力。
第二是行動習慣。有一句話叫“心動不如行動”,行動才是王道,再美好的願望也是一個泡沫,隻有行動起來,才有可能實現願望。然而,有些女孩在行動上存在種種不良習慣,如優柔寡斷、隻說不做、借口拖延、浪費時間……諸多不良的行動習慣讓女孩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栽跟頭,告別這些不良的行動習慣,你會發現原來許多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和困難。
第三是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培養女孩們的蘭心蕙質。習慣閱讀書籍的女孩會生活得更充實,學習勤奮刻苦的女孩更有信心和底氣,做事認真仔細的女孩更容易為人欣賞……每個女孩都應該在自己的心理打造一間密室,使自己的靈魂有一個住所,自由地享受學習帶來的寧靜、美好、希望。
第四是生活習慣。生活是每個女孩需要終身經營的事業。學會做家務,熱愛勞動,會讓女孩更懂得生活;不與人攀比,會讓女孩更懂得珍惜;沒有挑食的壞毛病,會讓女孩更健康的成長……這些細小的生活習慣是要女孩們長期培養和堅持的,這也是女孩們未來生活的資本。
第五是說話習慣。做個會說話的女孩,不必甜言蜜語,隻求能善解人意;不必虛情假意,隻求能真心誠意;不必喋喋不休,隻求用心傾聽……會說話的女孩永遠有人喜歡、欣賞,因為她們總是能從心底裏理解他人、關心他人。話不在言多,關鍵是要用心去說,女孩們,嘴上的功夫還需要來自真誠善良的內心世界。
第六是社交習慣。女孩們要學會實時地展示自己,學會與人交往和相處。一個女孩不論再堅強獨立,骨子裏還是柔美的,發揮自己的優勢,交一些值得信賴的朋友,讓自己周圍的人也感受到你的溫暖、幸福和快樂。
第七是心理習慣。女孩們要時常保持健康的心理,驅散自卑和憂愁,趕走自私和狹隘,不斷實踐寬容和自信,努力追尋感恩和快樂。把自己的微笑傳遞給他人,做個積極自信、樂觀向上、永遠微笑的芭比娃娃。
生活中不良的習慣如果不是特意指出來,自己很難注意到它,因為單從表麵看來,它隻是一些小事,但事實上很多人失敗就失敗在不良習慣上。要想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且也沒有特別好的方法,隻有靠毅力、恒心和不斷的自我提醒。壞習慣實際上也不難改,因為“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如果你以好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去代替,時間一長,也便成了好習慣。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可見小習慣常常會影響大事情。因此,女孩們一定要克服和改掉那些不良習慣,別讓它侵蝕我們的未來。
編著者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