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合理引導,讓網絡伴隨孩子健康成長(1 / 3)

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怎麼辦

叛逆期案例

小昊今年讀高一,從讀初一時開始接觸網絡遊戲,至今已有三年的網遊經曆,可謂資深的玩家。

小升初之前的半年時間,他發奮讀書,幾乎廢寢忘食,終於考上了本市的一所重點中學。想起考試之前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他現在如釋重負,感覺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在同學的介紹下,他了解到了一款遊戲《傳奇》,並試著玩了幾次,誰知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就上癮了。他經常泡在網吧,一放學就先往網吧跑,有時他在網吧一熬就是一個通宵,不吃不喝,最多就是去趟廁所。父母發現了這種情況,每次都嚴厲批評他,爸爸還甚至為此打了他,但是他實在抵擋不住遊戲的誘惑,總是千方百計地跑到網吧上網。

升入高中後,他玩的遊戲種類增加了,而他的網癮也更加嚴重,有時候在網吧待的時間長了,他的手指關節甚至會有僵硬的表現,而他白天在學校上課時總是一副無精打采、委靡不振的樣子,每天下課後他都會不由自主地跑向學校附近的網吧。

後來老師發現小昊有些異常,便將他的情況通知了家長。小昊的爸爸也感覺到了事態嚴重,於是先帶他谘詢了心理醫生,醫生問他遊戲對他有哪些吸引力,他回答說:“我能從遊戲中獲得一種從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可以和上萬玩家敞開心扉交流。在遊戲世界中你可以指揮、扮演各種角色,把握角色的命運。還可以通過升級獲得一種成就感,級別越高,裝備越好,越能受到大家的擁戴,真有種眾星捧月的感覺,不玩網遊你是體會不到的。”

爸爸聽了兒子的這番回答,一臉的愕然。又作了一番其他測試後,心理醫生建議他帶小昊去相關機構強製戒除網癮。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網癮如同毒癮一樣難以戒除,家長應以防範為主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沒有工作的壓力,但是學習上的壓力也不小,他們需要通過一些娛樂方式來減壓,前麵例子中的小昊就屬於這種情況。另外,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家長工作也比較忙,沒工夫顧及孩子,這使得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種孤獨感,他們的這種孤獨感也需要通過一種方式來進行排解。當然,青春期的孩子各方麵能力在提高,他們也想通過某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但由於條件的限製和現實經驗的不足,他們很難通過社會實踐來獲得。

這種情況下,網絡遊戲這種娛樂方式就應運而生了。網絡遊戲開發商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潤,他們會盡最大努力把遊戲製作得更吸引人,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他們會聘用頂尖設計團隊來製作高品質的畫麵、精良的裝備、讓人震撼的背景音樂等,這足以給注重視聽享受的青少年帶來莫大的吸引力。

當然,讓孩子成癮的遠不止這些,最主要的是遊戲的娛樂方式,比如過關、升級、獲得更高級的裝備等。這些內容可以讓孩子通過“奮鬥”來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是現實社會無法提供給他們的。前麵例子中小昊說的那一番話,足以證明這一點。

網絡遊戲成癮有什麼危害呢?最常見的就是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導致孩子精神委靡不振,學習成績下降,到了一定程度還會引起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應。有醫學專家指出,長時間沉溺網絡遊戲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腸胃神經功能疾病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當然,有些網絡遊戲成癮的孩子還會危害社會和家庭,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來。

網絡遊戲成癮如同毒癮一樣很難戒除,所以家長重點應當做好防範工作。比如,要多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適度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積極的活動等。有專家表示:“孩子上網成癮,70%是由家庭造成的。如果說家庭是土地,那麼孩子就是秧苗。”所以,家長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遠離網癮。

叛逆期方法指導

方法一:讓他一次玩個夠,釋放他的欲望

孩子沉迷於玩網絡遊戲,那是因為他對網絡遊戲有很強的欲望。如果壓製他的這種欲望,隻能增強他的叛逆心理,促使他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目的,有時甚至是不擇手段。所以,對還沒有形成強烈網癮的孩子,不如適當地讓他釋放對網絡遊戲的這種欲望。一個人如果一直玩一個遊戲,不管這個遊戲有多好玩,也總有玩厭的一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讓孩子開心地玩,而不是帶有懲罰性的或者抱有鄙視的態度。

陳然自幼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成績一直不錯,而且對父母特別孝順,父母對他也很放心。但是自從初二迷上網絡遊戲後,成績一落千丈,也不像以前那樣乖巧聽話了,他甚至連自己喜歡的籃球都不怎麼打了,天天泡在家裏上網玩遊戲,這讓父母很頭疼。

後來,陳然的媽媽請教了一位做老師的朋友,這位老師朋友建議陳然的媽媽適當釋放孩子玩遊戲的欲望,讓他一次玩個痛快、玩個夠。陳然的媽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開始實踐朋友的建議。

每天他再玩遊戲時,爸爸媽媽商量好不再管他,晚上也不再催促他早點上床睡覺,隻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他送一些吃的、喝的。剛開始,陳然感覺到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嘮叨自己了,耳邊總算清靜了,他著實竊喜了一陣子。又過了一段時間,他還是沒有聽到父母嘮叨或勸說過自己一句,爸爸媽媽每天隻是忙忙碌碌地上班、下班,照樣給他送吃的、喝的,他卻有些不自在了。在這一段時間內,他喜歡的兩款遊戲也不知道玩了多少遍,該過的關過了,該升的級也升了,再試著玩其他遊戲時,他發現大同小異,也沒什麼意思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媽媽發現陳然坐在電腦前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少,到後來幹脆就不怎麼玩兒了,他又和夥伴們像以前一樣經常去打籃球了。

很多玩網絡遊戲上癮的孩子就是這樣,你越是不讓他玩兒,他越是覺得過不了遊戲癮,因此會覺得玩遊戲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憑你怎麼說教都不管用。然而,當你放手對他不管不問,甚至“支持”他玩個痛快時,他過了這把癮反而會對遊戲失去興趣。

方法二:陪孩子一起玩,一直讓他玩到“吐”

網絡遊戲玩得越多就越容易玩厭,當孩子玩得厭得不能再厭,甚至“吐”了時,他或許再也不想玩了。這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某些孩子的真實體會。有的孩子反映說,玩遊戲玩多了,確實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比如頭暈、反胃。盡管過一段時間身體能恢複正常,但那種不舒服的感覺的確會讓人對遊戲生厭。下麵我們來看網上的一個真實例子。

小全是一個初一男孩,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管他,他放學後就和其他孩子一起去網吧,漸漸迷上了網絡遊戲。

他本來學習成績不錯,但自從迷戀上網絡遊戲後,成績一路下滑。父母發現後,多次與他交談,結果無濟於事,後來爸爸甚至開始打他、罵他,但也沒能讓他戒除網癮。有時候,小全會一整夜不回家,害得媽媽挨個網吧去找他;還有的時候,他趁大人們都睡著了,然後跳窗去網吧玩兒。

後來,媽媽在一位心理專家的建議下,開始嚐試陪著小全玩遊戲,直到他厭煩為止。剛開始聽說媽媽要陪他玩遊戲,小全還不相信這是真的,但看著媽媽誠懇的目光,他答應了。媽媽和小全在網吧玩了近兩天兩夜的遊戲,中途小全怕媽媽受不了,還要求媽媽回家,但媽媽堅決不同意,理由是“還沒有玩夠”。可是後來小全實在堅持不住了,要求回家,但媽媽也沒有答應。媽媽說她玩遊戲也上癮了,非要小全陪著她玩兒,可是小全已經困得睜不開眼了,媽媽卻仍然把他叫醒,問他怎麼闖關。其實,媽媽也早已經疲憊不堪了,但為了教育兒子,隻能強忍著上網玩。

又過了一段時間,小全的臉色有些發白,好像很不舒服的樣子,媽媽剛想問他怎麼回事兒,就見他急忙跑出網吧,剛跑出門口就吐了。麵對這種情況,媽媽並沒有安慰小全,反而繼續拉著小全進去玩遊戲,可是這次小全死活不去了,甚至跪下來求媽媽,說自己實在太難受了,再也不想玩什麼網絡遊戲了。

有了這次經曆,小全再也沒有玩過網絡遊戲。

盡管例子中的這種方法有些極端,但仍不失為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有效措施之一。針對孩子的網癮,在嚐試完各種措施均無效後,家長不妨試試這種方法,它或許能夠幫助家長將一個深陷網遊泥潭的孩子拉出來。

方法三:強製性戒除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