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後勤保障部主任告訴我:我幾乎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利誘、激勵,甚至威脅,將開除的方法都用上了,但怎麼樣也產生不了效果,檢修的效率依舊低下。
這個時候,正好是中班結束,輪到晚班的工人前來。
我看到板報上寫道:效率是企業生命力。
我擦掉這句毫無用處的標語,轉身問身邊的工人,你們這班今天檢修了幾輛車?工人告訴我,兩輛車。
我在板報上寫道:中班檢修兩輛汽車。
然後走開了。
次日清晨,早班工人上班時,看到了這塊牌子,牌子已經改成了:晚班檢修三輛汽車。
過了幾天,我到檢修部門查看的時候,發現板報上的數字改成了:晚班檢修九輛汽車。
後來,檢修部的負責人告訴我,每天上班前,工人最關心的問題是板報上的數字,他們熱情地緊張工作。有天下午,早班的人下班之後,將板報上的數字改成了10,並唱歌表示慶祝。
不久之後,GM一度減少的市場份額,逐漸回升。
德魯克的方法是什麼?
方法很簡單,激起他們的好勝心,這就是問題的全部答案。
人的潛意識中,有一種想“看到自己的價值”的傾向,這本身就是對心理強大的最好的激勵。
每個人都會非常在意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價值是否得到了體現。想成為人上人,想讓自己更牛,這就是好勝心。
不要說“我根本不想去與他爭”之類的話,不要裝清高,其實這不是清高,而是逃避。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不要聽別人安排,也不要讓別人駕馭,你應該自己駕馭自己。
如果你被別人駕馭,心理會有一種緊張、害怕的眼光,不但思想僵化,甚至還會走向墮落、失去競爭意識——自卑,膽怯是阻礙人們心理強大的最嚴重的心理障礙。
人的潛意識層麵都有爭強好勝的一麵,要好好地利用和發揮自己的競爭意識,而這正是你強大內心的關鍵所在。
激發自己的好勝心,能夠產生一種向上的精神,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要實現強大心理,需要激起競爭,當然不是鉤心鬥角的競爭,而是激起人性潛意識中求勝的欲望。
在人的心理世界,一旦形成適當的競爭意識,這種意識就會變成一個高效的自動運行係統,它讓你的人生目標就像指令一般,自動運行係統就會給你完成這個目標。如果說自強和自信讓你擁有了跑道和起點,那麼競爭意識就是支配著更快速地跑向終點。
競爭意識就是給自己靈魂深處設一個支點,撬起整個身體,發揮應有的力量。
用認知改變心理結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接待了一位特殊的顧客。這個顧客的話很少,直截了當地對雷蒙德說:“我是一個很自私的人,我的占有性極強……”
雷蒙德端給他一杯水,說:“你慢慢說,我聽著呢。”
接下來,這個特殊的顧客滔滔不絕。他說自己是個勢力的人,而且從來不會虛偽地掩蓋,對一個窮人和富人的態度,完全不同。從根本上說,沒有朋友,也很少有愛。他說他的妻子很漂亮,很有修養,但她隻是他炫耀的商品。他沒有同情心,不會給任何需要幫助的人,比如街頭的乞丐任何一美分。他的商業頭腦還算不錯,精於理性盤算,能夠把複雜的商業世界快速地簡化為對他有利還是無利的範疇。他不相信命運,卻相信運氣和奇跡。對他而言,命運是一個讓人沮喪的東西……
雷蒙德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
這是複雜的人,他所有的症狀都源於他弱小的內心,他的自卑。他為了緩解自己的自卑,需要很多外在的東西作為補償。這種類型的人,有的依靠探究世界來生存,有的需要物質上的存在感,有的需要別人的注意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他,這些特征全部具備。
經過不斷的努力,我終於找到了他這些症狀的根——童年的一次心理創傷。
心理的創傷讓他停留在認知層麵上,引起了他的心理弱小,引起他痛苦的情緒遭到了壓抑,就此形成了認知與情感的分裂。而這個特殊的病人,早已經忘記了那種情景,正常情況下,無法讓頭腦戰勝他的心理結構,因為認知與情緒已經無法協調。
為此,我引導他說起童年的事情,終於在一次他被同伴搶走了玩具,同時被同伴嘲笑的平凡事情中,找到了病根。於是,我引導他不斷回憶當初被壓抑的情景,並且發泄出了本應是當初發泄的情緒,他的心結打開了。
這裏,他被同伴搶走玩具並被嘲笑的認知停留在心裏,讓他的認知一直停留在來自外界的侵犯以及無助的刺激中,一直停留在那個讓他自卑、弱小的當時的特殊情景中,一直被關閉起來,從來沒有釋放出,導致與情感發生了分裂。
所謂的認知,簡單來說,就是人的大腦從出生就一直在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再進而支配人的行為的過程。認知在心理上不斷定格並被擴大並改進所積累,這種認知一旦建立,就會成為支配一個人某種行為的能量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