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城春草木深(1 / 3)

中州地處中原,南連湘粵,北通京師,是一座交通極其便利的大城。又左邊傍山,有群峰翠嶺相依,東側環水,能灌溉萬頃良田。又坐落在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上,因此養育了數萬的城中兒女。

生長在這裏的人,可謂是“極盡山河之靈氣,囊括日月之精華”,妖嬈多才兒女者眾多。他們或經商,成為地方巨賈;或從政,成為朝廷要人;或習武,遊遍三山五嶽;或學文,也敢讓日月乾坤黯然失色。這其中成就了眾多的風流人物。

風韻佚事,喋喋不斷。上至城中首富白府老爺白奉臣,下至城中身無分文的乞丐賤民,似乎都有一段故事可與人說。或平淡,或詭異,或憤懣,或崎嶇,或聽的人打抱不平,或講的人落淚唏噓。似乎每個故事都是一幅綿延不盡的山水畫,過目之後,無法忘懷。

這其中最為廣泛流傳的,不是已經作古的故事,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生活。多年之後,也是這個“生活”中的參與者,宿州才子龍士淙在目睹了中州平原一場轟轟烈烈的恩怨情仇、爾虞我詐後,憶起往事,不堪回首。但為了曾經的見證,最終作了一首五言詩作為評語,現抄錄其下:

畫骨難畫心,畫人易得皮。

孽起風流韻,爾虞我詐飭。

才情聲樂酒,日日落金靡。

浮生計較盡,言何獨醒時?

當日龍士淙寫完後,久久盈動於心。遂把此詩工整的謄抄在紙扇上,命書童把此扇拿去中州褚府,交與褚玉兒手上。適時,褚玉兒已經替父報仇,毀了中州白府,認祖歸宗,和宗室遠親褚玉鑒居住在褚府舊宅。

褚玉兒拿到此扇,聽書童講完前因後果,神情一片黯然。展開此扇,隻把首聯“畫骨難畫心,畫人易得皮”讀在心理,便怔在原地,默然半晌,悄然淚下。

褚玉兒說:“好一個‘畫骨難畫心,畫人易得皮’,我千般計較,不計得失,隻為一雪殺害父母之仇。如今恩怨將了,諸錯已成,縱使有回天之力,也無有再使‘畫心’之權。世事弄人,機緣慘淡,奈何我命如此多舛?”

褚玉兒說完,便失聲抽泣,哭的梨花帶雨,淚珠滂沱,隻把墨漬淋的透濕折扇。當天傍晚,褚玉兒讓書童回去回複,不帶信箋,隻捎回了一句話,道:“你的意思我已明白。之後的事情如何去做,妹心中已有計較。若是你還記等當年的事,也哀歎我命運多舛,便帶一句話給文謄,說‘如念舊情,八月十五,城東妃子亭相見’。”

褚玉兒又怕說的輕了,白文謄不來,便又加了句“不見不散,但等君來”。書童回去之後,將此番話原原本本的說給龍士淙聽,龍士淙聽後,深深的感歎一聲,說:“他們的故事,恐怕到了這裏,還沒有完。都說畫心易,我看,未必。”

當天晚上龍士淙和書童收拾行李,就消失在了中州城內。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下落不明。

那家飯店中的一個店小二,晚上在給龍士淙送飯時,無意中聽到主仆兩人對話,心下有些歡喜和驚奇。他懂點文墨,但並不甚多,因此便取出其中兩字加以“記”字為名,開始在城中坊間流傳關於“畫心記”的故事。

此故事一經傳播,漸漸耳熟能詳,很多很多閨中少女和坊間老少,文學術士和江湖浪子,都很期待這個故事的結尾。“八月十五,妃子亭中”,他們一直翹首以待,在漫長又短暫的時間裏,等待這個“白文謄”來揭曉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