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春季花卉(1)(3 / 3)

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夏季避免陽光直射。

秋季11月前後,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後,栽人盆中,移人冷室涼處,12月中旬移人12~15度的溫室中,精心管理,供足肥水,元旦、春節可開花。

繁殖多分株,亦可播種、枝插或根插。葉形似牡丹,稍小;花似玲瓏荷包,優雅別致。適宜布置花境、花徑。或於建築物及山石前叢植,點綴園景,別有風趣。亦可盆栽。

金號

又名象牙球,仙人掌科金琥屬多漿植物,球體大,可高30~120厘米,直徑30~100厘米,淺黃綠色,頂部多數黃白色羊毛狀刺。具20~37棱,棱上距15~2厘米,每叢中有黃色硬刺4枚,長約3厘米,並具光澤,周圍有8~10枚黃色短毛刺;花單生於頂部,外瓣黃褐色,內瓣鮮黃色有光澤,長4~6厘米,喇叭狀,花筒短而具鱗片,日中開花。花期夏季。

原產墨西哥中部的幹旱沙漠及半沙漠地區。性喜溫暖、幹燥、光照強的環境條件。

禦金琥生長較快,每年需換盆1次。盆栽土壤可用等量的粗沙、壤土、腐葉土及少量陳灰牆屑混合配成,如加人一些充分腐熟的雞糞,則效果更佳。栽培中要注意通風良好和陽光充足,在溫暖和空氣潮濕的條件下生長較佳。應注意夏季中午遮蔭。

以播種為主,也可扡插、嫁接。

調金琥球體大,綠莖黃刺,花色鮮麗,是較珍貴的仙人球類。盆栽欣賞,是布置廳堂、書房的好盆景。

蟹爪

又名蟹爪蘭、蟹爪蓮、聖誕仙人掌,仙人掌科蟹爪屬多漿植物,與仙人指極近似。高30~50厘米,多分枝,向外鋪散下垂。莖節扁平,倒卵形,鮮綠色,長約4厘米,寬2厘米,先端截形,但兩端各具尖齒如蟹鉗(此為與仙人指區別之要點),邊緣為尖齒狀缺齒,中肋顯著,刺叢小鱗片狀,具有毛小刺;花冠漏鬥形,玫瑰紅色,栽培中還有黃色、白色、粉紅色等,花瓣張開後反卷。花期2~4月。

原產巴西,原附生在樹幹或陰坡穀地,喜半陰,根係不強,生根易而生長慢,栽培均采用仙人掌、仙人球等作站木嫁接。

春末剪取一年以上尚未木質化的成熟枝條,陰幹數日後直接用培養土盆栽,每盆數支。保持盆土稍幹和半陰的環境,2~3周後可生根。嫁接常在春秋兩季進行;以三棱箭和片狀仙人掌為砧木。砧木選取健壯、肥大的植株。多在距盆麵約30厘米處用利刀將三棱箭的每個棱上呈20~30度角向斜下方切一裂口,深達三棱箭中心的木質部。再取生長充實蟹爪蘭枝條約3節左右作插穗,在其下部兩麵用利刀削成楔形,立即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插入的深度以插到中心木質部為好。接後放陰涼通風處,避免把水弄到傷口處。4~6周後,成活的植株可逐漸移至半陰的環境下栽培。要求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透氣良好。開花後有5~6周的休眠期,這期間溫度在15%左右為好;並減少澆水,保持植株不萎縮即可。

屬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8~10小時的條件下,2~3個月即可開花。

將栽培於軟盆的蟹爪蘭裝於套盆中或商標紙封套包裝裝飾,但是要注意不可太濕。

排牡丹

又名紅牡丹、紅燈、紅球、仙人掌科裸萼球屬多漿植物。本種為瑞雲球變種牡丹玉的一個斑錦變異,球體或莖節沒有葉綠素,呈紅、黃、白色或不規則的塊狀色斑,比較珍貴。植株球形,直徑3~5厘米,球體深紅、橙紅、粉紅或紫紅色,易滋生仔球。具8棱,有突出的橫脊。刺小,無中刺,輻射短刺或脫落。春季開花,花漏鬥形,粉紅色。本屬植物栽培變種很多。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在直射陽光下越曬球體越紅,但在夏季高溫時應稍遮蔭,並使其通風。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度,越冬溫暖不可低於81度。

栽培的關鍵:一是要求陽光充足。除夏季高溫時適當遮蔭外,其他季節都要求多見陽光。冬季光照不足時,還應增加補充光照,這樣才能保持球體色彩鮮豔;二是適量澆水。澆水過多,會引起爛根。盆土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用嫁接繁殖,於春季或初夏進行。由於球體沒有葉綠素,必須用綠色的量天尺、仙人球等作砧木效果最佳。

適宜多品種、多色彩組合盆栽,效果很好。

鈴蘭

又名君影草、草玉鈴,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草本,具長匍匐根狀莖。葉通常2枚,上麵粉綠色,具長柄,鞘狀相抱。花葶高15~30厘米,稍向外彎;總狀花序偏向一側;花小,白色,鍾狀,下垂,芳香,花期4~5月。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

歐亞大陸及北美廣泛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西北林區有野生,生於半陰坡林下,在楊、樺林下常自成群落,多生於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性較健壯,耐嚴寒,喜濕潤及半陰涼爽氣候,忌炎熱幹燥。

栽植鈴蘭的土壤,要選擇輕鬆、濕潤、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並略加遮陽。栽植前施人腐熟的堆肥、雞糞和適量過磷酸鈣作基肥,栽後澆透水。春季萌發後,每7~10天澆稀釋的腐熟豆餅肥1次;花葶抽出後暫停施肥,花凋謝後剪去花梗,及時進行追肥,有利於植株積累養分,使根壟生長充實,有助於休眠芽的生長。

可通過調節溫度等措施,使鈴蘭提前和延遲開花。由於冬季鮮花比較少,故促成栽培多於延遲栽培。在11月上旬掘出根莖,選肥壯的留2~3個芽,花芽進行低溫處理。0度存放30~40天,然後取出上盆,置背風向陽處培養,適當澆水,並置黑暗處,溫度保持在23~25度,經12天開始萌動,此時提高溫度至25~28度;萌芽後,可將盆移至陽光下,每日早晚各澆1次水。經12~15天,花葶抽出即可開放。

分株繁殖。

花懸若鈴串,清香四溢,栽植在細陶土盆中,作室內裝飾盆花觀賞極適宜。

君子蘭

又名大花君子蘭、劍葉石蒜,石蒜科君子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根係粗大,肉質。葉基部形成假鱗莖;葉片革質,深綠色。傘形花序,有花數朵至數十朵;花漏鬥形,直立,橙紅色。花期冬、春季。

原產南非。性健壯,喜溫暖濕潤而半陰環境。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不耐寒冷。

盆栽時,結合換盆施有機肥,夏季置蔭棚下,並將盆底墊起,生長期每10餘日施1次稀薄液肥並保持盆土濕潤,炎熱多雨季節一般不施肥,以免爛根;葉麵經常噴水,加強通風;必須經受低溫才能形成花芽,所以一直到降霜前都在室外進行管理。秋、冬季移人室內,適當幹燥和降低溫度,則可再次開花。生長健壯的植株,不需要每年換盆,隻用新培養土換去表土即可。

播種與分株繁殖。

軟腐病是君子蘭常見病害之一;防治方法:①對培養土進行消毒;②加強養護管理,增強抗病力;③清除病葉、病斑;④及時噴藥,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鏈黴素5000倍液或200~500毫升土黴素噴灑。

植株姿態高雅,所以適合於壁龕裝飾和櫥櫃上的裝飾。修剪過的植株也可作為案頭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