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個理由,項羽卻沒說出口:那就是以孫策目前的實力而言,在項羽協助下或許可以攻得下襄陽城,卻絕對無法安然守住荊州!荊州一淪陷,別說是袁紹了,便是南陽的袁術都會心懷大震,到時候那兄弟倆聯手來攻的話,就算孫堅複生,也不可能守得住荊州——與其過早地暴露孫策的野心和實力,倒不如讓孫策知難而退,回到江東之後慢慢立足、長遠發展。
如果說害怕孫策太過壯大是項羽的私心的話,那麼擔心孫策被袁紹和袁術聯手滅掉,就是項羽的護犢之心了!
這之後,在項羽或明或暗的幫助下,劉表的荊州軍大敗而回。是役,劉表雖然最終成功得逃進了襄陽城,但是趁勝追擊下,孫策和程普、黃蓋、韓當四人卻還是兵分四路,一路追殺十餘裏,硬是殺得兵力明明比自己多出近兩倍的劉表死傷甚眾,眾多荊州軍甚至根本沒有戰鬥的意誌,隻顧往襄陽城逃跑,若不是最後劉表狠下心腸將後邊的近萬荊州軍硬生生得阻隔了城門外,恐怕孫策的江東軍真得會一鼓作氣得衝破襄陽城呢!
在孫堅十戰十捷之後,孫策又追加上一場戰果最為輝煌的——第十一戰!可就在這時,袁紹的三萬援軍及時趕到!
“少……主公!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說這話時的黃蓋,滿臉恭敬。
“撤退吧!”
“什……什麼!?主公,劉表新敗、袁紹遠來,對方的兵力雖然數倍於我軍,卻也未嚐不可一戰啊!”
“一戰雖可,但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尋滅亡!袁紹的援軍竟然這麼快就趕到了,說明袁術那個笨蛋根本無法和袁紹對抗,袁紹隨時可能會親自率著主力馳援劉表,已喪天時,此其一也;襄陽城城高糧多、荊州軍兵廣甲厚,一旦陷入正麵攻城戰,勢必僵持不下,不占地利,此其二也;家父身死的事情到底是紙包不住火的,屆時我軍唯一可以憑借的士氣也會大幅低落,若是連人和也喪失的話,這仗,怎麼打?
“啪啪啪……”就在程普等人麵麵相覷間,一直在旁聽的項羽已經輕笑著拍手讚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一喪,江東軍危矣!倒不如趁現在撤軍回江東,一則給劉表留個裏子,免得他作困獸之鬥;二則給袁紹留幾分麵子,做個順水人情;三嘛,伯符,就算你能夠攻下襄陽城,又如何?攻下來你們也守不住的,倒不如保存實力,蟄伏江東!”
“義父所言甚是!”朝著項羽恭敬的一禮,孫策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展信給程普三位元老細看的同時,孫策好生解釋道:“這是家父早在兩個月之前決定攻擊劉表時就寫好的遺書——他早就知道這一回凶多吉少!因為殺死家父的,其實並不是劉表,而是其它有心人,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為父報仇,攻擊劉表,從而製造出新的禍亂。但是家父的看法和義父一樣,就算攻下襄陽也絕對守不住!”
“可是……既如此,我們這兩個月來又是為了什麼……”
“讓劉表知道:我們江東軍,不是好惹的!”
“不錯!按照文台的想法,他過世之後是想讓你們幾位輔佐伯符,橫掃江東。隻是荊州橫跨大江,可說是直接威脅到江東的戰略要地,如果不能讓劉表知道江東猛虎的厲害的話,以後或許會很麻煩。既然要打,就算不能把劉表打死,也一定要把他打怕、打傻、打得以後再也不敢輕易南下侵擾江東!屆時,劉表統治下的偌大的荊州,就是江東最好的天然屏障!”
“義父還沒看過父親大人的遺書,就已經了如指掌了嗎?難怪!難怪他老人家有生之年,最佩服的就是您啊!”
“英雄所見略同而已!在這個亂世,我最佩服的人也是他孫堅孫文台啊!”
“……,謝謝!”
就這樣,既然確定了撤回江東的戰略,跨過長江、深入荊州內部,十一戰十一捷,打得劉表找不到東西南北的江東軍,盡數南撤。在這一次江東軍的撤退時,蒯良敏銳地提出再度追擊江東軍,可是險些丟了性命、丟了根基的劉表早就被孫策打得嚇破了膽,哪裏還敢出城追擊?再說蔡瑁,他本來就對蒯良之前說要斬殺自己的事情懷恨在心,如今一見蒯良戳到了劉表的死穴,便說就是因為蒯良當日“夜觀天象,將星隕落”那一套妖言惑眾才讓劉表相信孫堅已死的消息,才會有後來的一敗塗地,真正該殺的,是他蒯良蒯子柔!
虧得劉表雖然糊塗,卻還是念些舊情,雖然聽進去了蔡瑁的讒言,到底沒殺蒯良,卻也將蒯良趕出荊州,不再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