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013 虎嘯風生183投遼東白馬將軍(1 / 3)

卻說劉焉臨走之前,依言給了項羽一封推薦信,叫後者去投奔正在幽州東北方和烏桓族交戰的公孫瓚,項羽得了這個便利自然不肯放過,劉焉前腳才走,他後腳就率領著自家兄弟和手下五千人馬,悄無聲息得出了幽州城的北門。

前後不過是一天光景,春風得意馬蹄疾之下,次日黃昏時眾人已經來到了幽州北方百裏開外的重鎮——漁陽!

“漁陽嗎?這裏就是漁陽嗎?”得知自己到了漁陽之後,項羽和張良都是不約而同的一愣,後者更是登高遠眺,喟然一歎:“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好個陳勝!好個吳廣!”

兩人之所以這麼感慨,卻原來是因為當年陳勝、吳廣之所以揭竿而起,反抗大秦帝國,就是因為在押解九百個犯人來漁陽的過程中耽擱了時間,按照法規當斬,情急之下這才發動了那次堪稱是點燃反秦第一彈的大澤鄉起義。此後,才有了項羽、張良等人的粉墨登場,也才有了劉邦的大漢江山!

劉邦從一個小無賴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漢天子,連帶的他的子子孫孫也安安穩穩得坐了近四百年江山,這無疑是對陳勝那有感而發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最好佐證!

隻是感慨歸感慨,項羽卻遇到了另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雖然從劉老頭那裏得知公孫瓚目下就在漁陽,可是要怎麼去找他呢?

“公孫瓚?大哥,你這麼馬不停蹄的,是來找公孫瓚的嗎?”

“是啊!怎麼?莫非三弟認識這公孫大人?”

“認識啊!”

“……,你別蒙我啊!”

“真得認識啊!大哥你不知道:前些年的時候,公孫瓚當過涿縣的縣令,我和他倒不是很熟,不過我老爹和他很熟的,平時無事,他還時常來我家桃園和我那已經背過氣去的老爹下圍棋呢!”張飛才這麼說著,項羽就喜出望外得一把拉住了這小子的衣袖,連聲確認:“當真?三弟此話當真!?”

“大哥,小弟從來不撒謊的!”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心懷大暢之下,項羽一邊命令關羽統率著那五千將士駐紮在漁陽城西郊開外,一邊叫上張飛和張良,三人踏著夜色,輕裝走進了漁陽城。隻是因為天色已晚,無奈之下三人不得不在客棧耽擱一夜,次日一大早,項羽就拉扯著張飛上漁陽街上購置了一些還算有些檔次的禮物,而後便帶著自己的三弟和精於看相占卜的張良,以故人之子的身份,找上了公孫瓚的家門。公孫瓚聽說涿縣故人之子來找自己,先是一愣,他都有些快要忘記自己曾經當過涿縣的縣令了,在一聽到張飛父親的名諱,這才想起什麼似得大笑著迎了出來,見到張飛就聲音洪亮得高聲呼喊:“果然是益德嗎?哈哈哈……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啊?”

“俺大哥的風!”

“啊?”

“末將項鼎,乃是前幽州太守劉焉門下,日前劉大人被調往益州,臨行前叮嚀在下:叫在下率領本部五千人馬來投奔公孫將軍!”心頭雖然暗恨張飛的直截了當,但是三言兩語之間,項羽就將自己的意圖說得一清二楚,就在公孫瓚稍稍一愣時,項羽更是恭敬得拿出了劉焉的推薦信。展信一看,公孫瓚眉頭舒緩得大笑道:“哈哈哈……原來項將軍不但是劉大人的得力幹將,還是益德的大哥嗎?好!沒問題!如果不覺得屈就的話,就在伯圭手下聽差吧!對了,你那五千軍馬呢?”

伯圭,是公孫瓚的表字,而相比起項羽來公孫瓚更在乎的,其實還是那五千兵馬——畢竟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們是昨晚趕到漁陽地界,因為害怕夜深擾民,所以由我們三人輕裝來拜見將軍,其他士卒,都屯守在城西一處山麓腳下!”項羽應對有規,本以為公孫瓚會好好誇獎自己一番,不想公孫瓚一聽說項羽的五千人馬是在城西,不由得臉色一變:“怎麼?你們不是從城南方向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