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陳黨府第(3)(3 / 3)

中央俱樂部成立後,成為蔣介石的禦用工具,結黨擁蔣是CC的宗旨。為了擁蔣上台,二陳指揮其成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在國民黨中進行串聯,開展多種宣傳活動,為反對中央特別委員會.擁蔣上台而製造輿論。與此同時,陳果夫與戴季陶、陳布雷等人在上海創辦《新生命》雜誌,作為其反共擁蔣的喉舌。在二陳的努力下,以及在各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蔣介石於同年11月10日回到上海,12月,南京的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垮台。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議專門通過了蔣介石複職的決議。

1929年國民黨三大後,陳果夫的胞弟陳立夫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被蔣介石安置在中央執行委員會,當上了秘書長,使中央組織部更得到最高幕僚長的響應和協助,中央俱樂部成員的活動範圍愈加擴展。於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已初露端倪。

【點評】陳果夫利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的地位,曾培養一大批為他使用的“人才”,為蔣介石重新上台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蔣家天下是靠陳家黨取得的,而陳家黨又是靠網羅這些“人才關係”組建起來的一股政治力量。

【運用】古語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培養“關係”,到需要時這些“關係”就起了重大作用。

“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這是識人之良方之一。就是說,在識人時,告訴給所識的對象出現了危難的的情況讓其處置。從其處理危難的情況來觀察他的節操。節操,即氣節情操,就是一個在關鍵時刻和重大原則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政治立場和道德方麵的堅定性。

他年丁家黨人今日陳家黨羽

【引語】在“清黨”中,重新舉行黨員登記需要向各地派出大批的黨務指導委員。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陳果夫一人決定向各地派出的人選,丁惟汾不得過問。而陳果夫所確定的人大都是從中央政治學校的畢業生。這批人都是他的親信,到地方後,他們隨即改組地方黨部,許多丁惟汾的人被改組掉。在地方失去了支持,丁惟汾猶如無根之草,飄搖不定。

【事例】丁惟汾原是國民黨二屆中央執行委員、青年部長,在陳果夫代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一職時.丁以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的名義一手包攬了各省黨部的工作,勢力猛然增大。

在汪、蔣相鬥的寧漢之爭中,丁惟汾站在蔣介石這一方,支持蔣介石反共“清黨”。因此,1927年4月,當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丁惟汾在蔣介石的中央當上了青年部長。

但是,丁惟汾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不願意在黨內長期屈居蔣介石之下。在二屆四中全會上,他利用蔣介石的拉攏,趁機發展自己勢力。大批充實於各地黨部的親信被塞到大會中.以至有人驚呼“蔣家天下丁家黨”。

陳果夫將此事彙報給蔣介石,於是蔣介石對丁惟汾的野心,暗中更是防範在心,但在丁惟汾尚可利用之前,他是故作不知。但是,在他奪取黨政大權後,對丁惟汾的不服從卻再也不能容忍了。

1928年第二次北伐占領天津後,蔣介石北上,想借機收攬北方各地方黨部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下,於是,以總司令名義,召見當時的國民黨天津市黨部負責人周某。

天津市黨部是丁惟汾的勢力範圍,周某也是他的親信,周不願意叛丁投降,於是聲稱:“我非總司令屬下,不能應召。”

蔣介石聞言大怒,又以中央組織部長的名義召見,不料周再次毫不客氣地加以拒絕。

蔣介石兩次遭拒,一股怨氣於是發泄在隨從的陳果夫身上,將陳果夫大罵了一頓。但是,經過這次事件之後,蔣介石更加堅定了通過“清黨”來清除反對自己的黨內勢力。

在“清黨”中,重新舉行黨員登記需要向各地派出大批的黨務指導委員。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陳果夫一人決定向各地派出的人選,丁惟汾不得過問。而陳果夫所確定的人大都是從中央政治學校的畢業生。這批人都是他的親信,到地方後,他們隨即改組地方黨部,許多丁惟汾的人被改組掉。

在地方失去了支持,丁惟汾猶如無根之草,飄搖不定。

不久,蔣介石遭拒的天津市黨部負責人周某被陳果夫撤換,天津市黨部也被解散。陳果夫選派傅作義、苗培成、崔廷獻、陳石泉、劉不同、魯滌平、焦廷獻為天津市黨部整理委員。

在1929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三大前夕,蔣介石指使陳果夫聯合胡漢民與丁惟汾展開了黨權大戰。

國民黨三大代表的產生,采取了圈定與指派代表的辦法。所謂圈定是由中央事先規定某一地方黨部出席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由當地黨部按規定人數的一倍向中央上報代表名單.再由中央組織部圈定其中的一半作為代表。所謂指派適用於那些尚未成立國民黨地方黨部的地區,由於這些地方沒有黨部,不能提供圈定名單,所以幹脆由國民黨中央指派某人為某地代表。

這兩種辦法無疑有利於蔣、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