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以為在東海、魯郡以及南方各郡施行新政帶來的好處被北方看到之後,能夠影響到北方,從而使北方各郡也能夠順利的實施。沒想到過了兩年多,僅僅在中都一地施行,中都以外的各郡,尤其是關中和甘州兩郡頑固的就像堅硬的石頭。
新政能夠在中都成功還是因為中都幾經戰火,舊的一切勢力完全被掃除一空。林牧的新政等於是在一個全新的城市中推行。雖然一開始也遭到了朝廷裏的保守大臣抵製,但是這些大臣的根基不在中都,最後各項措施得以一一推行。
關中的舊都作為天武的都城已曆幾百年,當年跟著太祖的開國豪強家族一代一代傳承至今,勢力已經在關中地區根深蒂固。當初張冀占領國都之後,也是因為忌憚豪強貴族的勢力而回到四戰之地,無險可守的中都。林牧選擇定都中都城也是同樣的原因。
幾百年前,大月王朝的末代皇帝遠征東瀛失敗,令百萬遠征戰士魂斷異鄉,國庫損耗超過大半。大月末帝本也是位文武全才,胸懷壯誌的人,經此一役意誌消沉,逐漸寵信奸佞,沉迷酒色。他離開了關中國都,去到江南遊曆,最後相中了錢塘城的宜人風景,就留在那裏再也不走。他征發了幾百萬民夫為其修建宮苑,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又久居不回,導致關中有人趁機造反。末帝的禦林軍衛隊都是關中和甘州的子弟,得知關中有人起兵造反之後,人人都想回到家鄉。
然而大月末帝對出了這樣的大事完全不放在心上,每日依舊懷抱美人飲酒賦詩。禦林軍的統兵將領到宮中勸諫,他一個字也聽不進去,最後甚至讓人把宮門鎖住,再也不見這些部下的統兵大將。
最後人心思歸的禦林軍士兵們再也忍無可忍,他們集體嘩變,逼迫幾個將領帶領他們造反。幾個將領迫於形勢,買通了守衛宮門的內監,帶領憤怒的士兵衝進宮中。大月末帝和他的太子被禦林軍用白綾縊死。
皇帝死亡的消息傳至天下。一時間豪傑並起,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自立為王的人。各個勢力互相廝殺,隻為爭奪皇帝寶座。天武太祖當時奉命鎮守晉州,在看清天下的形勢之後,悄然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關中。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之後,太祖已經承繼大統。
太祖爺以無敵之姿席卷天下,曆經十年征戰打敗了所有的對手。在戰爭中支持擁護太祖爺的就是關中、甘州和晉州的地方豪強。有他們出人、出糧又出錢,太祖才能得以一統天下。在天武王朝立國之後,這些豪強作為從龍之臣,地位更加的穩固。這些家族擁有超越一般世俗的權力和財富,並一代一代繼承至今。
在眾多豪強貴族當中,以高、楊、羅、馮四家勢力最為強大,被世人稱為四大家族。天武太祖的皇後妃嬪主要出自四大家族,以太祖皇帝的天縱之才也不得不靠與他們聯姻才能鞏固自己的皇帝寶座。
當今朝廷裏的保守派大臣大部分都是出自這四大家族,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布朝廷的各個衙門。所幸的是,經過張冀叛亂和黑衣軍之亂以後,四大家族的勢力大不如前,所以林牧這一派才能在朝廷裏勉強占據優勢。
如今的林牧早已不是剛起兵時的那個少年將軍,對於政治也有了一些經驗。
守舊的豪強貴族並不是真的堅持傳統的東西而不願意變通。他們害怕的是,推行新法會使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受到損失。至於百姓們是否能夠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幾百年來,他們這些人相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他們擁有無盡的良田和數不清的財富,他們的子弟可以欺男霸女而不必擔心會受到律法的製裁。在朝廷裏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左右皇帝的政令。
說白了,他們才是這個王朝的真正主人,而皇族不過是他們選出的代言人。
如果由於推行新政,貧苦的底層百姓能夠實現溫飽甚至小康,孩童可以讀書,病人能夠得以醫治,那麼十幾年之後百姓們就會逐漸開啟民智。屆時,他們就再也不能像如今這般隨意把百姓們愚弄在股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