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雲: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盤古開天辟地,並以己身定天地。後用筋骨血肉化做湖海山峰、飛禽走獸各色生靈、日月星辰……
盤古之後後土、女媧、伏羲等上古大能已無上法力和己之血軀。創六道,定人倫,演陰陽,使得天地運轉生生不息。
天地各色生靈,各種物件本出同源。理應和諧互助,怎料先賢坐化萬年已過,世上各族林立爭鬥不休,都以己為正統混亂不堪。
天下亦有修士雖不問俗世,一心隻求先賢那般無窮神力。然而百家爭鳴,互不想讓。求道之路未進,彼此卻分化萬千。
就在不斷爭鬥中時間飛逝,又萬年過去了。卻出現一法力超強修士自名為魔,此修士在爭鬥中悟道。
先以一己之力挑戰各家,後帶各路麾下修士。征戰天下,屠戮無數。天下民不聊生,萬物凋敝。
天地間一片灰敗死寂,修士與凡俗合力與魔一戰。九州之地素來是修士聖地,當事九州強者推軒轅為首領。
大戰數十起,征戰十數年。斬魔於天府山,軒轅以大神通封印魔種。百年後軒轅羽化,修士與俗世經此一遍,難分彼此世間反而更加亂了。
徐州、冀州、兗州(yǎn)、青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世人稱其九州。九州之地山川秀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魔之一戰天下莫不敬仰,九州之地萬民憧憬。魔一戰已過天下各族各路修士經此都是養精蓄銳,當今天下除九州之地江山穩固未有分裂,其餘各地諸國群起。
兗州處天下咽喉,周有大山圍抱,內有大川湖波廣袤平原為九州之首軒轅族人定都於此。
兗州東南百裏有一山名為嶧山,此山雄奇險俊美非常。山上樹木參天,流水潺潺。山中人家生活並不艱難,其樂融融。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站在山巔俯瞰整片大地,就像置身在綠色的海洋。深呼一口,心情舒暢至極……東邊一抹光亮照應在綠色的海洋,一個茅屋屋頂一隻大公雞揚了揚的頭,抖了抖美麗的翅膀,雄赳赳氣昂昂叫了一聲。
茅屋裏一老一少偎在一起,聽到雞叫兩人動了動身子,老人坐起看了看旁邊睡著的小孩會心的一笑,整了整小孩子的被子。就要穿衣起床,農家都是早起早睡忙忙碌碌一天。
屋頂上的大公雞見主人還沒有起,又是一聲高亢明亮的叫聲。小孩朦朦朧朧睜開雙眼說道“爺爺,起來了。大花叫了!”老人嗬嗬一笑。
兩人起床洗漱小孩不忘對著屋頂的大公雞吐著舌頭,洗漱完開始燒灶做飯。“爺爺,我去割草順便揀點柴火。”小孩一邊收拾工具一邊說道。
“乖孩子要不是……哎,小心點早點回來。”老人緊了緊手裏的鋤頭,滿目慈愛的看著孩子。
“恩,知道了。爺爺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
這一老一小是九州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老人姓沐名木這個名字是老人木匠師傅替他改的。
小孩叫做沐風,說來這個名字還有一番來曆,小孩出生時正好十幾年一遇的大風天,正好老人進城聽說書人講那些修士乘風來去,就給小孩起了這麼一個不錯的名字。
老人有一子名叫沐山,是希望他壯如山長命歲。雖說九州之地江山穩固但四鄰諸國群起,加之軒轅破魔一戰日久,鄰人對九州之地除了豔羨還有就是貪婪。
6年前鄰國來犯沐風父親應征入伍,那隻一去不回兩年後傳回話來說是人沒了。一家人悲痛欲絕,沐風的母親思念成疾不到半年就故去了。
老人早年喪偶兒子兒媳雙雙離世也是悲痛,好在村中百姓念他的好處多有幫助,加上小孫兒十分可人老人忍住悲傷帶著孫兒過活。
轉眼沐風已經7歲,乖巧懂事老人很是欣慰。平常老人幫人弄些木匠活帶幾個徒弟,忙時也有徒弟幫忙照顧田裏,生計倒是沒有憂愁。
沐風乖巧早上出去做活中午下午在老村長哪裏聽聽故事認認字,一家人過的開開心心。
沐風高高興興出門,來到牆外牛棚。大黃牛一見沐風走來站起身來,晃了晃大大的牛頭探了過來。
沐風摸了下毛毛的大頭說道“大黃我去給你弄飯吃去了,等回來就能吃了。”說完把昨天剩下的草料放進了食槽“你要聽爺爺話哦,不要讓爺爺生氣”
大黃是父親救下的一位軍士打聽到他們生活艱難送來的,村裏也虧了有它。喂完大黃沐風蹦蹦跳跳往山裏來,見到村中長輩就主動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