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公木:百萬富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年。
胡宏偉、吳曉波:溫州懸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林白、金國文、周益林、胡方鬆主編:溫州的崛起,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林白、金國文、周益林、胡方鬆主編:溫州對話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丁富:溫州之謎——中國脫貧致富的成功模式,改革出版社,1997年。
潘善庚主編:溫州試驗區,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
潘善庚主編:曆代人物與溫州,溫州風貌編輯部編,1986年。
滕複、徐吉軍、徐建春等:浙江文化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春光:巴黎的溫州人——一個移民群體的跨社會建構行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柏青、水壽傑、王誌遠等:十萬供銷大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年。
鄭達炯:溫州改革——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複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論文
鮑洪俊:文化視角看浙江(采訪與思考),人民日報,2002年1月16日。
董輔礽:“溫州模式”的繼承與提高,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1月8日。
戴維·S·蘭德斯:拉丁美洲落後北美洲的曆史根源,摘譯,青年報,2002年2月24日。
範長敏、潘旺雄、羅慶學:為富民強國出謀劃策——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鍾朋榮教授訪談錄,三峽商報,2001年6月15日。
高尚全:民本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新華網,2002年2月28日引中國經濟時報。
高亞:第三隻眼睛看老板——“溫州百姓心目中的溫州企業家”調查,溫州人,2001年第3期。
海燕、羅強:誠信為本贏天下——溫州民營企業發展啟示錄,中國經濟快訊周刊,2001年第48期。
李天旭:財富大啟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招商周刊,2002年1月20日。
陸建光、柯熙:關於溫州人的隨想,溫州人,2001年第3期。
陸建光:溫州人的生意經,溫州人,2001年第3期。
茹晴:思維變革:溫州人革了自己的命,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6月19日。
梁臣等:溫州人與政治,溫州人,2001年第3期。
梁臣:幾多沉浮的中國農民城“城主”——陳定模,溫州人,2001年第3期。
梁金河:溫州的明證:關於民營經濟發展潛力的報告,金融時報,1999年1月1日。
劉建平、李繼宏:關於家族企業的兩種聲音,南方周末,2002年7月25日。
馬津龍:溫州模式與溫州人的個性,溫州人,2001年第3期。
莫言:寫作就是回故鄉——評張翎小說《交錯的彼岸》,龍源國際書網,2002年6月。
隋明梅:欲說溫州語難休,溫州人,2001年第3期。
譚琴:“膽大包天”王均瑤:入主航空業第一人,中國經營報,2002年4月24日。
王銳:溫州:資本無處不在,經濟觀察報,2002年2月19日。
王克誠:曾經文明,溫州人,2001年第3期。
吳鬆弟:宋代東南沿海丘陵地區的經濟開發,曆史地理第7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規:宋代浙江海外貿易探索,杭州商學院學報,1982年第3期。
徐規:略論葉適的學術和事功,東南文化,1989年第6期。
葉正猛:溫州經濟格局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貢獻,關注溫州,2002年6月。
楊海鳴、翟明磊:溫州自費“改革”的悲喜,南方周末,2001年7月19日。
俞春江:數學人才輩出的地方,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4月26日。
張琴:溫州個體戶原始部落(1),溫州人,2001年第3期。
周夢江:葉適經濟思想與商品經濟,中國宋史研究會1987年會刊《宋史研究論文集》。
鍾朋榮:溫州:中國人致富的楷模,軼雄溫州論壇·溫州模式專論,2001年11月。
朱全弟、顧嘉健:溫軍突入,新民周刊,200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