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回歸(3 / 3)

修煉《九陽真經》的三大關鍵,分別為內循環,陰陽互轉,外循環。

寧無道借助倚天世界的修煉環境,同時體內十二正經幾乎全部貫通(體力48點),打通逆三關用去了三個小時,然後百川歸海用去了一個小時,終於將第二重修煉完成。

此時寧無道自己坐臥立行,體內真氣都循環往複,川流不息,哪怕自己睡覺真氣都不會停止運轉的,而且每一次運轉真氣總量都在提升。

寧無道直接睡覺,然後直到淩晨四點才醒來,發現頭上沒有一點霜露,體內暖洋洋的,身體疲乏一掃而空,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趁熱打鐵,這種機會不多,一旦回到空間就沒有了48點體力的特殊效果了。

第三重乃是觀想九條龍形真氣,完成陰陽互轉,陰陽調和。其實你觀想出狗形真氣也一樣,之所以是龍形就是取龍水火相濟的寓意而已。這一步對他來說最簡單,可以說輕而易舉就可以達成。

那就是將體內的三條龍形真氣直接斬斷,每條斬成三條,共九條,這九條龍形真氣就成了,最重要的是他的龍形真氣已經完成了陰陽互轉,此時變成九條也不過是弱小了點,以後慢慢壯大就是了。然後按著《九陽真經》中的路線將九條小龍形真氣運轉一番,最後盤旋於丹田氣海之中。

第四重為積蓄,積累體內真氣,這是需要日積月累了;第五重乃是養脈,溫養經脈,讓其能夠承受龐大的真氣衝擊;第六重轉化,利用九條龍形真氣為種子,將體內真氣全部轉化為陰陽互轉的真氣;第七重為衝關,打通天地之橋,形成外循環,達到內外循環共通;第八重為凝種,在丹田中凝聚太極氣旋,稱為太極種子;第九重為凝丹,以氣旋為根基,凝聚陰陽二氣丹,此丹非實體,乃是介於虛實之間的能量體;第十重隻有一句話,歸於混沌。

接下來他就留在桃林仔細閱讀經書的其他部分,越看越心驚,著此書的人真乃神人,對儒道釋的理念幾句話就將其剖析清楚,鞭辟入裏,讓人清晰認識三教本質。醫學部分更是了得,讓他覺得自己所學中醫簡直就是井底之蛙,著實大開眼界。哲學部分內容比較少,但句句切合本質。最後就是一段自述,算是作者過往曆程,大致內容是他從小生活在寺廟中當和尚,每天無憂無慮,一切苦樂皆源於思也止於思。後來意外成為道家門派的一派掌門,煩惱自生,經曆了親人離世的悲歡之後,一切沉寂。但當身邊陪伴的人漸漸老去之後,他生出了體驗凡人生活的興趣,於是練奇功,返老還童,去當了一個書生。

入世之後自然是煩惱多多,經曆了貧寒苦讀,金榜題名,功成名就之後他又重回了自己少年時候生活的寺廟。偶爾與道士喝酒,觀《九陰真經》,覺得此書誤入歧途,於是生出了著作《九陽真經》的念頭。

於是他耗費十年功夫,將自己一生所學著成了這本集佛道兩家精髓的奇書。以道家陰陽平衡,陰陽互轉為理念,辟混沌,演太極,生陰陽二氣,化天地五行,風雷時空。

寧無道心中巨震,口中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果然如此,竟然如此。”

突然一道白色光柱出現,籠罩了寧無道,他的身體慢慢消失。桃林中的經書飛速合攏,齊飛而至,然後被黑色油布包裹,重新歸於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