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五仙盛會(下)(1 / 2)

說著說著,孟玉娟腳下那條被霞光染紅的淺棕色河流已經鋪滿了地板。她見天色漸晚,遙遙看得見西堤邊陸陸續續地熱鬧起來,便把紡錘卡在剛織好的細麻布下,不疾不徐地走到廚棚裏燒飯。

她邊哼著「剃頭刀兒割青韭,寅時種來卯時收......」的農家小調,邊拿起鋒口早已磨損的菜刀,狠狠地剁著一塊未沾蔥韭的豬肉。不多時,摻著些荸薺碎的肉茸便被她揉成了一塊粉嫩的肉餅,扔進了小蒸籠。卻見這尋常村姑沒拿一根柴火,隻在小仲雲手中抽走一張以丹砂和玉扣紙寫成的小符籙、隨手塞進了灶底——沒念一句咒語,沒動一根手指,一道紅豔豔的火光從灶底猛飆起來——

又過了一刻鍾,斜陽西墜,橘紅色的光環中,嫋嫋炊煙繚繞在每一間小屋的上空,帶著蒸的、煮的、炒的飯菜味,凝成一片香雲,不一會兒便布滿了整個村莊,然後又慢慢地向四野擴散,給小小的海灣罩上一層馨香的薄紗;空氣中充滿了一種平和安靜的氛圍。

雞回窩了。

牛進棚了。

船回港了。

辛勞了一天的漁夫們終於能好好地鬆弛下來,帶著大海的饋贈,疲憊地步回這安謐的世界裏……

孟紹華是白鷺灣上那些老練漁夫之一,看上去廿六七歲,虎背熊肩,足有六尺多高。長年在海上的曆練讓他本就有些鐵青的臉上添了些不顯眼的小疤痕,和他渾身上下樸實的鄉村氣相得益彰。他剛上岸便背了一籮筐剛打上來的鮮魚,又用乾水草把一些小蝦小蟹紮起提了,愉悅地急步奔向家門。

他才進了家門不久,便累癱在竹椅子上。想到後天便能再次見到五仙,草草地吃飯洗澡之後便讓玉娟收好果品布匹。孟氏夫婦二人在安頓好仲雲之後隨即昏昏睡去......

如此又過了一天,已是子夜時分。誰知,讓所有人引頸以待的五仙盛會便先在山下開始了。

此時,素來少寐的狐仙在離村子不遠的山腰臨下俯瞰,白鷺灣的地勢一覽無遺。遼闊的海灣上零零星星地散落著小小的房子,當中尤以近山的那座朱紅廟堂規模最大。在廟堂的背麵,便是上山的小路了。小路的入口立了座牌坊,在山上卻看不見寫了些什麽。負責守夜的兩隻小狐仙正打瞌睡間,隻見一盞盞清亮的青色微光漸漸地出在山下小道出現。

偷懶的二人見了小燈,不禁歡呼起來——燈光是村民的信號,點起青燈就代表諸仙可以下山到廟堂裏歇息了。他們立馬催動靈力感應同類下山,自已卻已經樂不可支地在黑暗中奔向了山下。

不一會兒,偌大的廟堂裏便已坐著無數正吐納靈息的精怪。雖說這場祭祀是為五仙而設,但一些影響力不及五仙的友善精怪也會來沾些光,例如花仙、狼妖、青蛇精等。在這些喧囂的人中間,那正在打理滿頭牡丹的秀馨夫人便是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她隨意地揮著左手,一些透明的紅光像絲線一般輕柔地散落到地上,隨即在廟堂的外壁形成薄薄的一層輕紗。「你們今次帶了什麽給那些孩子?」她咯咯地笑著問。「沒啊,我隻帶了羽毛和爪子。」一個龍眉鳳目、高大壯實的男子打趣道。這身穿黑色勁裝的英氣中年人便是當年與淩波先生對質的那個鴉仙蕭啟玄,現今已經成為群鴉族主,比當年成熟了不少。同為五仙之一的胡三姑知秀馨夫人喜歡開玩笑,也跟著附和:「我帶了一身好皮毛!」一時間眾妖都和應著、笑著,尤以秀馨夫人笑得最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