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爭鳴,這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出擊匈奴的日子,他平定了西域的****後又將眼光重新放在了已經退到漠北的匈奴。
“禦敵必斬盡。”是他治理天下的準則,意氣風發之時高喊於城樓之上。
年齡的逐漸增長,至此,明知天命已近,我明白,他是不想再拖延時間,此次出征,誌在蕩平匈奴,瓦解這個強大的敵人。
大軍出征的前幾日,李陵特意求見,向我彙報太子的劍術教習情況:“娘娘萬安!”孔武有力的身軀墜到地上也是擲地有聲。
“李將軍不必多禮,來人啊,賜座。”
我回身做在紗帳內,看著他跪拜:“謝娘娘。”
他一身戎裝,雙腿外傾,將手搭在雙膝上,表情威嚴。
“將軍忙於軍政之事,又受我之托,教據兒劍術,本宮自問,應是煩勞將軍愈久。”
李陵低下頭,雙手拱起抬過額頭。
“教習太子乃李陵之幸,何談煩勞,卑將應謝娘娘垂青,信任卑將,將太子交與我教誨。”
我拿起身邊的清茶,啜飲著。
“將軍一門忠烈,大將軍生前仰慕李將軍名號,本宮亦是如此。”
“謝娘娘稱讚,然李陵不日將跟隨貳師將軍出征匈奴,此去恐怕數月有餘,太子的劍術恐怕無法繼續,還請娘娘為太子物色更好的老師。”
我淺笑。
“將軍說笑了,本宮信任的人隻你李陵一個,將軍此去數月,恐怕沒人敢接這個責任,還是待將軍歸來,繼續教授,數月間,據兒也應忙於政事,如此甚好。”
他跪在地上,臉深深埋在雙手間。
“卑將李陵謝娘娘信任,匈奴之戰,將不負娘娘期望,凱旋而歸。”
“妙雲,將玉鐲取了來。”妙雲不一會兒便拿出來,用紅色的小漆盒裝著,送到他的手中,他驚奇地接過,捧在手上,捧過額頭。
“將軍可曾記得這隻玉鐲,當日將軍救了本宮和太子的性命,這隻玉鐲自從上次和李將軍見麵後就未曾奉還,現在還請將軍收下。”
“卑將惶恐,此鐲本是娘娘物品,李陵有罪,據為己有,還請娘娘責罰。”
“將軍說笑,這本就是將軍之物,本宮怎敢據為己有,如若還是不想收下,就權當本宮送給未來將軍夫人的賀禮。”
他眼光深邃,不自覺的望向我,然後又膽怯地低下了頭。
“謝娘娘賞賜,李陵告退。”
“慢著,李將軍不計前嫌,願意教授據兒——”
我撩開紗帳走到他的麵前,跪在他的麵前。
他麵色煞白,驚恐至極。
“娘娘,卑將不敢受此大禮。”
“將軍請容本宮說完。”
他忙跪在我麵前,將頭盡量壓得比我還低。
“現在跪在將軍麵前的不是大漢的皇後,隻是一個在為了自己的侄兒向將軍請罪的姨母。去病射殺了李敢將軍,一直是大將軍心中的傷痛,一直是子夫心中的愧疚所在,今天,李將軍出征在即,請將軍受子夫一拜,去病為自己的輕狂付出代價,大司馬也應該可以釋解心中的愧疚了。”
他跪在地上,很久抬頭。
“娘娘,父親為爺爺不平,衝撞大司馬,李陵應當為父親向娘娘謝罪。”
“李將軍,子夫——”
“娘娘,一句子夫就夠了,李陵此生無憾。”
他跪下,磕了頭,帶了劍就走了。走的時候,眼角有閃光的東西飄落,讓我怔怔的看了很久。
走到昏暗處的身影遲疑了一下,消失在深宮中。
出征的隊伍離長安漸遠,李陵會在數月後再次完成他祖父封侯的夢想,受到世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