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不利,軍事會議的氣氛也變得有些壓抑。
多鐸忍受不了會議壓抑的氛圍,起身陳生言道:“陛下,咱們大金統兵三十餘萬,而東瀛也派十幾萬大軍來助陣,此時李棟手下的兵力最多五萬,秦軍雖然犀利,但是秦軍的騎兵從陝西調到北直隸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而他們犀利的火銃兵更是需要大量的物資支持,行動也更加遲緩,所以我料定,此時李棟掌控的定然不是什麼精兵。陛下如果相信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另一支騎兵,從上遊渡河,襲擊他們側麵,陛下從正麵金軍,一舉消滅李棟沒有任何問題。”
作為多爾袞的兄弟,多鐸在軍中素有威望。在皇太極的嫡係受到了極其慘重的損失之後,他跟多爾袞兩個人的嫡係的中堅力量卻保存下來。
此時聞之李棟手下的部隊隻有五萬左右,他們有心打敗李棟手下的一群散兵遊勇。到時候輔佐兄長入主中原,自己也算是立了大功一件。
聽了多鐸的話,門外傳來了一聲冷哼,原來是豪格從前沿快馬加鞭的趕了回來,多爾袞明顯不重視自己,這麼重要的會議根本就沒有叫自己來參加。
如果不是自己在多爾袞身邊安插有眼線,就算是他們出兵了,自己恐怕也不知道。
緊趕慢趕,總算趕了回來,結果剛到門外,就聽到多鐸大放厥詞。他素來不喜歡多鐸這種狂的沒邊的人。
自己又在李棟手下吃過虧,所以更有發言權。
他地位甚高,就算多鐸是多爾袞的兄弟,也不用懼怕。他也不跟這些人搭話,徑直落座,就跟多爾袞談起了前線地軍情。
軍議開始的時候,多爾袞地眉毛就有些皺在一起,現在聽了豪格這麼一說,卻越的擰在了一起。
雖然他凡事要提防多鐸,但是毋庸置疑,多鐸在軍事上,還是頗有一番能力的,而且他本人也跟李棟多次交手,對李棟的能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小澤十二郎則是手指不停的敲擊著桌麵,嘴裏傳來模模糊糊地聲音:千牛寨,千牛寨……
軍議以後,金軍還是照樣前進。可行軍的序列卻是不斷的變化。以娘娘廟為軸心,部隊不斷的離開官道向兩翼展開,後續部隊不斷地補充上來,而金軍的精兵,則開始向官道方向靠攏,大軍已經放棄了行軍隊列,轉入了作戰狀態。不過,這樣提前的展開,大量的部隊必須要在野地裏前進。行軍的度越的慢了。
金軍的前鋒是豪格、鼇拜率領的四萬餘人,多爾袞和小澤十二郎帶著大軍跟在其後,他們從沿河南下,甚至能看見河對岸有騎兵往返跑動,顯然是官兵的探馬,這時候情勢明朗,卻也懶得管這些探馬了。
反正雙方是堂堂正正地開戰。李棟已經擺了個決戰的局,而金軍也必須要應子了。看官兵的動向,也沒有什麼提前截擊或是埋伏的動作,好像是在養精蓄銳,安心的等待正麵開戰。
金軍的大將鼇拜。資格老得很,別看在議事的時候都是無精打采地模樣,平時也是蔫吧蔫吧的,那可是跟著多爾袞縱橫數省,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狠角色,到了這大戰之時,狀態卻要精神機警很多,不過他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謀劃和帶兵打仗上,比這豪格實在是差的太遠。事事都是以這豪格為主。
可豪格臨戰時的狀態卻頗為地奇怪,原來多爾袞帶著屬下孤身十幾騎的時候,豪格尚且是勇猛萬分,信心十足。
金軍的大將,唯一能讓他們忌憚的兵馬,也就是當年李棟和李衛率領的西北率領的秦軍,可是如今李衛在四川,陝西的親兵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到達戰場。
而小澤十二郎彙集了如此多的日本軍人,其中有大量的武士,戰鬥力絕對沒有問題,他們的部隊中,還有一支紅毛雇傭軍。
兩軍合流之後,金軍的各大將都是信心大漲,後金最有實力的軍隊已經是在自己的手中,東瀛人也是能征善戰的,橫行北直隸已經不是什麼目標,天下也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