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曹操軍大營。相對於黃巾軍軍營的威武與嚴整與江東軍軍營的鋒銳,曹軍的軍營則顯得更加雄渾而霸氣。軍營的氣勢也與軍隊主帥的性格有關,即便再怎麼掩飾但那無形之中便流露出的氣質,對於秦陽、孫權和諸葛亮這些久經沙場之人來說卻盡皆一目了然。
此次來到曹軍大營的,便隻有諸葛亮和秦陽孫權三人與各自的親衛。出乎意料的是,那連日來一直與諸葛亮形影不離的“好基友”龐統卻是被留在安風津。雖然諸葛亮並沒有說留下龐統的用意,但從他臨行之前交待讓龐統代行三軍大都督職權這點就能看出,他留下龐統便是擔心呂布這個時候突然發動突襲。
“嗬嗬,我說怎麼今天一早便感覺到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原來正是三位到來之兆啊!曹操見過明王殿下,吳侯大人,諸葛先生。”曹軍大營雄偉的營門之外,曹操催馬迎出,人還未到聲音卻是先到了。
秦陽與曹操一晃也是許久未見了,他發現自從曹操意外的奪取了北地四州之後,仿佛整個人脫胎換骨了一般。以往的曹操給人的感覺雖然也是雄主,但言談舉止間往往會流露出一絲奸詐之意。可是現在,卻威嚴無盡,舉手投足間王者之風盡顯。
看來曹操從一個亂世之中投機的梟雄已經徹底的轉變成了氣度雍容的王者,實力之上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沒有衝昏他的頭腦,反而令他更加成熟了。
心中思索,秦陽麵上自然是笑吟吟的與曹操打招呼。畢竟在這些人中,自己與曹操相識的時間最長,若是嚴格論起,孫權也隻不過是曹操和秦陽二人的晚輩。
寒暄過後,曹操轉身突然拉住諸葛亮的手,說道:“諸葛先生,上次你我冀州一別,雖然不過月餘,但曹操卻是覺得好似過了數年一般。我可是日夜都盼著能與先生再次促膝長談啊。”
諸葛亮隻身遊說曹操和孫權二人發兵討伐呂布的事秦陽早有耳聞。但卻沒想到曹操竟然對諸葛亮如此熱情,恐怕是曹操那“愛才”的癖好又被諸葛亮激發了吧……
想到這,秦陽也不以為意,隻是淡淡一笑與孫權並肩緩緩向著曹軍的中軍大帳行去。一路之上,曹操與諸葛亮二人相談甚歡,便好似多年不見的至交老友一般。孫權看見曹操如此,不由得暗暗撇嘴,秦陽卻是心中暗笑,這次恐怕曹丞相要打錯了算盤,諸葛亮早就有主了,豈是你三言兩語就能夠收服的?!
來到中軍大帳,曹軍的文武早已齊聚。秦陽掃視了一眼眾將,這些人盡皆都是曹操麾下的名將與謀臣,但卻惟獨不見賈詡的身影。無論是曹操還是秦陽都十分默契的沒有提到賈詡,想必此次討伐魔軍,賈詡並沒有參加。
分賓主坐下之後,曹操才笑嗬嗬的說道:“明王殿下,吳侯。還請二位見諒,其實曹某此次駐軍潁上,邀請二位前來會盟之事並非是曹某自持兵多而驕狂。我也是聽命於諸葛督軍的指令才這麼做的,還請二位定要海涵。”
“諸葛亮要曹操這麼做的?!”秦陽和孫權同時一怔,目光不由得移向了諸葛亮,在見到諸葛亮輕搖羽扇笑而不語之後,才旋即恍然。
但另一個問題卻是同時浮現在二人的腦海之中,既然是諸葛亮要曹操如此,卻為什麼在軍中之時諸葛亮不說?並且還要讓曹操傳書過來呢?
諸葛亮看出二人的疑惑,笑道:“正如曹丞相所說,此次之事的確是在下所安排。而這也正是在下破魔之策……”
“破魔之策?”孫權與秦陽的心中同時一動。
諸葛亮點頭道:“二位可知這呂布坐擁二百萬魔軍,卻為何在淮河以南按兵不動?其實道理很簡單,呂布自持魔軍勇悍天下無敵,而我軍既然是三路大軍聯盟,他自然要等到三路大軍齊至之時一舉殲滅,從而消滅整個天下的所有抵抗力量,一鼓作氣統禦四方。”
“既然如督軍所說,但如今我三軍雖然不在一處,卻是處於前後縱深的形態。若是呂布想要進攻,不是一樣可以一鼓作氣?”秦陽疑惑道。
諸葛亮道:“殿下說的沒錯,呂布的確就會在七日之內進軍,隻不過我所需要布置擊潰魔軍的大陣卻是隻需要三日便可完成。”
“大陣?!”秦陽早就知道諸葛亮善於布陣,但卻沒想到諸葛亮要用陣法來戰魔軍。
不過一旁的孫權卻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忽然說道:“難道說在督軍的大陣布置好之前,便要用我江東軍於黃巾軍抵擋二百萬魔軍的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