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泊梁山到東京汴梁,對於雷石雷三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環境轉變。當初他融入梁山山寨,得到這一幫兄弟的認可,用了數月時間;甚至也可以說,直到如今還在進行著這樣的過程。而進入大宋都城,進而尋找融入這個社會的切入點,他也花去了十幾天時間。
無論什麼時代,無論對於什麼樣的人文環境,走入那個社會的起點,無疑都是對於人生價值的認同,通俗來說就是找到與接觸的一幫所謂主流人員的共同話語。雖說不一定非要“英雄所見略同”,但至少需要能與之直抒己見,探討這些問題。
與所接觸的人能夠引起共鳴,這是一個境界;能夠標新立異,也更是一種成就,最少是引起注意的成就感。
對於同行的梁山兄弟來說,這甚至是一種未知世界的摸索,即使是像柴進、燕青等這些對外界有些見識的人也是如此。畢竟東京還是太特殊了,與他們生活的層麵幾乎是截然的不同;這裏對於他雷三郎來說,這是一種挑戰,即便是他有著超脫時代的認識,有著麵對這個社會的心理準備,這裏還是太特殊了,太需要下一番功夫去在頭腦裏“改革開放”了。
對於熟悉的一切,人們本能的就容易守舊,“而對於較新的機遇,人們又是那麼的求全責備”;對於環境的巨大變化,要想找到融入的切入點,並不是個簡單的變換就能完成的。所幸雷三郎對於推銷產品甚至推銷自己有著無數的經驗,也有著心理準備,這個切入點他找到了。
當然社會的切入點,都是對人的交往;他所準備下功夫接觸的這些人,是這裏的年輕一代,也可以說是東京汴梁這個社會統治高層的二線預備人員。
東京繁華世界,世風浮華,官場自然是高深無比;即是民間市井也是商旅發達、作坊林立,各種號稱或者自認為有特殊本事的人都向這裏湧來。
大宋立國百餘年,進過高官階層的名門望族何止千萬。官場潛規則不說,即使是世家名流要想出人頭地,談何容易!即是下級的市井階層,想要成功也不是容易的。
這裏經商要名號、要知名度,商業廣告已經出現的毫不新鮮,雖然不像他雷石原來知道的通信手段無孔不入時代那樣光怪陸離,但也采用了從拉人宣傳、找托兒、到印刷小報一樣的東西,也是功夫下得不淺;而對於此地的人員來說,這方麵也要下很多的功夫。東京人龍聚集,官場名流、商旅交通,想要出名者,不計其數,正因為如此,明星效應在這裏也找到了市場。
這個社會的“一線人員”應該說是那些當朝的高管們,他們主宰著這個社會的方向;“二線人員”則是他們的接班人,那些官宦子弟、太學學子。他們是這裏的活躍分子,而真正想要急於冒頭的,正是這些躁動不安的“準官員”們,這些小家夥要想出人頭地,首先需要給自己造勢,先要想法製造出“頗有名聲”的效果。
年老的當權者,或許暫不打算利用什麼宣傳效應了,但是這些年輕的小輩,他們卻是極其需要的;東京這樣的繁華浩大,聚集了全國的精英——至少是官場上的精英。為了將來在官場上出人頭地,他們在想法“出名”上是費盡心思地。
就像流螢撲火一樣,社會上的閃光點他們是最敏感的。這些人一般都很年輕,大部分也都是官宦子弟;他們在社會上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且用不了幾年,這些人也會紛紛進入官場,更新換代是每個社會的必然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