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兩年之後(1 / 2)

有道子看了看木屋,笑道:“就是此處,今後你們三人就在此屋居住。”有道子又道:“此屋之內各種修煉卷軸都有,你們隨意瀏覽。若是有什麼東西艱澀難懂可以去天墟宮找我和無道子,我們會一一解答。今日到此為止,我也該回去了。”

扶餘問道:“你不是負責教授我們麼?為何不在此一同居住?”

有道子笑道:“修仙問道全靠個人修行,師父教授指導也僅是點撥而已,無法全程傳授。各自憑借自己的悟性吧。”

說罷有道子邊消失不見了。

扶餘三人四處查看一番,便都進屋翻閱典籍。屋內裝飾十分講究,典雅幹淨,房間一邊放置一個青銅燈台。書架之上每個格子都堆滿了竹簡。每個竹簡之上都用各國文字注寫。幾人翻閱幾本,都確定下來修煉的方向。

那基丹修煉方向各自不同,分別分為:天宗、地宗、歸宗、萬宗、密宗、天道、無道、法道、煉道等九類。扶餘選擇天道。公孫月選擇歸宗。無方選擇法道。幾人選擇好修煉方向之後便拆開卷軸封套。仔細閱讀。

當扶餘拆開卷軸封套之後,映入眼簾的幾個大字,竹簡之上書曰:“遁甲天書”下注書曰:“天遁、地遁、人遁”

按書中解釋:天遁乃上天入地之術,可招雷鳴電閃,可呼風喚雨。地遁乃乾坤之術,可布置法陣。可遁地隱身。人遁,乃變形之術。可隱匿於禽獸之間,可變臉於鬧市之下。

扶餘見狀頗為高興,便用心去學習。

幾人便在此處努力修煉,潛心築基。

兩年之後,越王在大殿之上,低頭擺弄著手中的銅刀,聽著齊國使者的陳述,越王看了一眼太史介仲,介仲領會用意,便說道:“齊國來使,無非就是不想讓我等出兵伐齊罷了,現在齊國燕國互相討伐,無暇顧及南側,若是我等在背後來一刀,則齊國就會變得十分危險了。有可能國家都會就此滅亡。”

“笑話,太史大人說的好像我齊國真的如此不堪一擊,我齊國隻是不想多寫紛爭罷了。然而看看越國情況卻讓人擔憂。”使者說道。

“哦?為何如此一說啊。”越王無疆問道。

“幾年養兵,擴大軍隊。無非就是要在中原地區爭霸。現在楚國兵力分散,卻不向楚國進攻,而向我國兵刃相向,實在是不智啊。”使者笑道。

越王笑道:“並非不智,隻是你不大了解寡人罷了。”

齊國使者看了看太史又看了一眼其他臣子奇怪道:“此話怎講?”

越王無疆抬手舉起一個把刀來,架在使者的頭上,使者臉色一變,問道:“此是何意?”

無疆笑道:“此為威脅。”無疆收回長劍。又說道:“寡人威脅你,你知道擔心,更知道害怕。今天下之中,能威脅楚國者無非就是韓、魏、齊、秦,其實寡人稱王真曾經想過要結合韓、魏兩國的支持。隻要這兩國能夠將兵士駐紮在楚國邊境附近即可。齊國自當在南陽、莒兩地練兵。皆可起到威脅作用。然而可惜的是,韓國為了報複‘徐州相王’之辱反倒和魏國打了起來,叫寡人如何能得到這兩國的幫助?”

齊國使者見狀鬆了一口氣,說道:“在下卻不這樣認為。”

越王無疆感興趣的問道:“你認為如何呢?”

使者笑道:“越王所見看似長遠實為短淺。越王若是隻需威脅以分散出楚國兵力,則縱觀局勢可知,楚國三個大夫現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裏。若是談起兵力分散,能有比這更分散的麼?”

太史介仲問道:“既然攻打楚國希望更大,則占領之後又有什麼好處呢?”

使者若有所思道:“讎、龐、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可以想象,不論對楚國的傷害,還是越國的優勢都是無法估量的。”

越王無疆哈哈大笑。說道:“爾等所言甚是。雖然在理,但容我與大臣商議一番,然後再與答複。”使者笑道:“在下先行告退了。”

說罷那使者便從大殿之中退了出去。越王對太史介仲問道:“你有何意見?”太史介仲笑道:“臣也認為楚國可攻。”

越王若有所思道:“兩年屯田練兵,擴大軍備,增加賦稅,都是為了今日。”

太史介仲笑道:“我王誌在必得,可親自率軍上陣殺敵。”

越王哈哈大笑道:“你和寡人想到一起去了。今夜擬定作戰策略。明日準備啟程。”

深夜,太史介仲隻身前往會稽城北門下,幾個齊國人在城牆外中等待,見到太史介仲到了城牆之下,便走上前去,那個為首的齊國使者笑道:“太史大人真是守時,說是寅時見麵真是絲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