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姑王唯眼前一亮,小姑沒有可她的朋友有啊,小姑前年就想給他的大兒子弄個班車,可表哥說什麼也不願意。
要是表哥聽了小姑的話,恐怕早就發家了。
錢到手了,雍城自然也就不去了,四姑打電話給二姑說了情況,又和王唯去銀行把錢打到了他的卡裏。
王唯和楊超說好讓他去問對方有多少股,兩人又搭乘來時的班車往家裏走去。
小姑在國道旁租了別人一間門麵房賣豆腐,等王唯和四姑把這件事一說,小姑欣然應允,兒子不願意幹,侄兒想幹也是一樣的。
小姑答應給找一萬塊錢,四姑聽到錢的問題解決了高興的回家去了,一再叮囑王唯簽合同的時候給她打電話,王唯自然是滿口保證,目送著四姑遠去,王唯這才扭捏道:“姑,你要是能借到錢能不能多借點,我給利息。”
小姑瞪了王唯一眼道:“就你能耐,都是朋友要啥利息。”
“姑,我說的不是一萬,你最多能找多少,我想入三股。”
“你心咋這麼大呢?萬一賠了拿啥賠?”
“姑,咱們家窮了一輩子,如今有機會翻身,總要大膽一點,反正另外的錢又不要利息,隻把你朋友的這部分管上就行。”
“我最多能給你找三萬,但是你別給你四姑說,說了她肯定要罵我。”小姑是幾個姑姑裏腦子最活泛的,眼光獨到,可惜做事沒有長性,姑父也不是個幹事的人,以至於忙碌半生還是一事無成,隻能做點小買賣糊口,就這也比大部分人要強的多了。
兩人說好之後,小姑就去借錢了,王唯自然沒有跟著去,他要是去了,對方知道是他用,這錢八成就拿不出來了。
反正等著也是無聊,王唯直接騎著姑父的自行車,去了下灣村舅舅家裏。
王唯有三個舅舅,兩個小的常年不在家,獨留大舅一人在家。
12年他們家蓋房的時候,因為自己廚房的兩麵牆沒有貼瓷磚,大舅以為王唯錢不湊手,直接要自己出錢給王唯,被王唯阻止了。
事實證明人無前後眼,廚房用了幾年之後,他自己就把牆砸了,重新貼上了瓷磚,為此還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等王唯騎著車子到大舅家的時候,他正在院子裏用木板做架子車,看到王唯到來,大舅臉帶笑意道:“王唯來了,你吃了沒有?”
“吃了大舅,我妗子呢?”
“他去你表姐家了,你找她有事?”
王唯點了點頭道:“大舅,我從學校畢業了,原本打算去雍城的,結果我一個堂姐夫在車站跑咱們的通村班車,他有消息說這班車最近要漲價,我打算入一股,我四姑給三萬塊錢,還差不少,想從你這裏拿點。”
大舅看起來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可他和妗子兩人忙碌一生,養活了三兒一女,還都成家立業給蓋了新房。等大舅得病臨走前,愣是從家裏拿出了十幾萬給幾個孩子分了,可見他的家底有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