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隻不過,有的人反應迅速,有的人反應遲鈍。人們對任何事物的反映,都需經過“思維”的過濾,才能將事物看得透徹,看得清晰。可以說,思維是過濾的關卡,是透析的過程,在這道關卡與這個過程中,我們既可以看到聰明人是如何想的,也可以發現愚蠢的人是如何做的。
1邏輯判斷法
這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故事。
德法交戰期間,德軍有個參謀天天用望遠鏡觀察法軍陣地上的情況。令他意外的是,每到上午八九點鍾,在法軍陣地後方的一個小墳堆上,總會有一隻波斯貓在悠然地曬著太陽,而且從來都沒有間斷過。於是,他報告了指揮官。
指揮官一聽參謀的報告,即刻調集了6個炮兵營,地毯式地炮擊了那個波斯貓曬太陽的墳場。恰巧,法軍的一個旅指揮所就在這裏,於是該指揮所就在這次轟擊中被徹底消滅了。而這一切,竟然都是那隻波斯貓惹的禍,這是什麼緣故呢?
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維,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作為思維的基本過程,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特征和規律性聯係。眾所周知,波斯貓天生嬌生慣養,是貓中的貴族。所以,對於法軍而言,還真的都是波斯貓惹的禍了。如果不是波斯貓天天出去曬太陽,德軍參謀不可能有什麼異常情況可報告給指揮官,而指揮官也不可能因此發動如此迅速的轟擊,法軍也不至於死得“不明不白”了。
2單刀切入法
潼關之戰,曹操不敵馬超,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大敗至渭河邊。曹操要渡渭河,到達北岸。但是,馬超截斷了交通運輸線,曹軍根本無法安營紮寨。如果遲遲不能立營的話,將會遭遇馬超隨時發起的攻擊。令曹操焦慮的是,渭河北岸根本沒有城池可用。
這時候,有一個幕僚建議用渭河的土築城。曹操於是調用了3萬官兵挑土築城。但是,問題接踵而來,渭河的土淨是泥沙,鬆散得怎麼也無法壘牆。那邊,馬超的兵馬不時騷擾,曹操愁得日夜唉聲歎氣。
那時正好是初冬,嚴寒將至,連續幾日都是烏雲密布,時不時還會下雨,這讓曹操更覺煩躁。一天,有個隱士求見,問曹操為什麼遲遲沒有築城安營?曹操回道:“這裏都是沙土,土城一築就塌,怎麼築?你有什麼高見嗎?”
隱士笑著說了一段話,令曹操愁眉舒展,當即令士兵們做好準備。沒多久,竟然真的建成了土城。暗探立即報告馬超。馬超親自察看,大吃一驚,不明白曹操何以一夜之間建起了一座土城,莫非有神仙相助?
你知道隱士說了什麼嗎?曹操築城真的有神仙相助嗎?
單刀切入,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有選擇有考慮地直對目標,以期取得一針見血、立竿見影的效果。曹操當時無法築城,關鍵在於鬆散的沙土無法凝聚。如果能找到一個凝聚的切入點,那麼鬆散的沙土也可變成堅固的城牆了。
3死裏逃生法
從前,一個孤僻的島國,有一個昏庸的國王。他有兩個大臣,一個唯利是圖,陰險狡詐;一個則廉潔奉公,深得民心。
奸詐的大臣無法容忍廉潔的大臣處處與其作對,想盡辦法要鏟除廉潔的大臣。於是,奸臣就在國王麵前說盡了賢臣的壞話,說賢臣意圖謀反。國王偏聽偏信,決定聽取奸臣的計謀,用抓生死鬮的辦法殺死賢臣。抓鬮方法是:在一個盒子裏放兩個鬮,一個上麵是“生”字,一個是“死”字。如果好大臣挑出一個“生”字就能活,否則就馬上被處死。
當天夜裏,奸臣威脅做鬮的人,讓他在兩個鬮上都寫“死”字。這樣,賢臣無論如何都是死路一條了。然而,做鬮的人卻偷偷把奸臣的陰謀告訴了賢臣,希望他能夠想好脫身之計。
次日,賢臣不緊不慢地抓了一個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卻把抓到的鬮吞掉了,然後跟國王說了一段話。最後,國王放了賢臣,計不得逞的奸臣隻好幹生氣。
那麼,你知道賢臣說了什麼讓自己死裏逃生嗎?
賢臣該如何麵對橫豎都是死的局麵呢?是逃避,還是反抗?但都似乎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作用。值得慶幸的是,盒子裏隻有兩個鬮而已。這兩個鬮,決定了賢臣的生或者死。也許,這是風險,也是機遇吧。而當兩者同在,則須先舍其一。
4靈活思維法
美國有一個出版商,滯留了一批書,久久無法脫手。
有一天,他突然靈機一動,給總統送去了一本。當時,日理萬機的總統不願意跟他多糾纏,於是隨便說了一句:“這本書不錯。”出版商回去便大做廣告:現在有總統喜歡的書出售。”一下子,這些書竟然被一搶而空。可惜,沒過多久,出版商又有一批滯銷書,就又送一本給總統。總統鑒於上過一次當,幹脆說:“這本書糟透了。”誰知,出版商又以“現在有總統討厭的書出售”為由引起讀者的好奇。
後來,出版商第三次送書給總統時,總統便不再做任何的答複。你猜出版商又將怎樣做廣告呢?
靈活思維,要有活躍的思維,要對事物有極度的敏感性,懂得靈活變化。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撞南牆,更可打開新路徑。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人的思想也一樣。因循守舊是無法跟上這個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時代的。
5殺雞儆猴法
南朝齊代,吳興郡太守王敬則剛上任不久,地方上便接二連三發生盜竊案。
處理了幾樁案子後,王敬則發現盜賊作案都是彼此溝通、相互掩護的,而且大多是一個團夥所為。一天,有一家富戶押著一個小偷到了郡府。小偷對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當時的法律還沒有對小偷治罪的先例,王敬則想了一下,便派人傳來了小偷的所有親屬。然後,命人把小偷綁上柱子,叫衙役抽打1 000鞭。才到第200鞭的時候,小偷便直喊饒命,眾親屬也紛紛跪下求情。於是,王敬則便罰小偷長期掃街。
後來,掃街的小偷答應了王敬則的一個要求。沒過多久,城裏的小偷都紛紛逃竄。王敬則向小偷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
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麵把雞殺給猴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接著才逐步進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殺雞儆猴”。小偷隻是團夥中的一個,但是,卻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因為,他們已經見識了同夥的下場。
6超脫思維法
清朝末年,雲遊四海的竹禪和尚來到了北京,被當時在位的慈禧太後召進宮裏作畫。
有一次,慈禧太後讓畫家們用5尺宣紙畫一幅9尺高的觀音菩薩像。那時候,宮裏的畫家並不少,也各有所長。但是,始終沒人敢接畫。5尺的宣紙怎麼可能畫9尺的觀音?臣子們都為在場的畫師緊張,誰都認為這是一件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然而,竹禪和尚卻借研墨的工夫冷靜思考,很快就有了主意。隻見他揮毫潑墨,竟一揮而就,很快便完成了他的“大作”。慈禧太後看後,也連連稱奇。
竹禪是怎麼畫9尺觀音的?
麵對難題,與其回避,不如嚐試著換一種思維方式。別總是因循著老式的套路,嚐試著“不按常理出牌”,用一種超脫的眼光看問題。或許,前方便迎來你所盼望的“柳暗花明”。
7擴展思維法
一天晚上,陳先生和好朋友王先生在房中暢聊。
陳先生想起自己家裏“陰盛陽衰”的狀況,便長歎了一聲。王先生問他為什麼歎氣,他說:“我是在想,這女人就像是水,男人就像是船,水可載舟,也可覆舟……”話沒說完,陳夫人已經破門而入,厲聲責問:“結婚到現在,我讓你翻過幾次船,今天你不說清楚,決不善罷甘休。”
幸好陳先生機靈,一句話便化解了險情。
你知道陳先生是怎麼回答的嗎?
“水”的確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但是,機靈的人自然會想到,當你執著於翻船多少次的時候,卻忘了有些是沒有翻船危險的。何況,所言的也不過是對一般而言。結婚了的,沒結婚的,原本也不一樣。“船”不隻可在水上也可在水中。
8變通思維法
1989年12月的時候,台灣的一家報社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聯係上了大陸的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並派出一名記者前去采訪。
李可染是個中國山水畫大家,所以這次專訪非常重要,容不得記者半點差池。然而,很不幸的是,當記者千裏迢迢、跨越千山萬水終於來到了李可染大師的家中時,卻發現,大師已經魂歸西天,無法接受他的采訪了。
由於種種原因,大師的辭世消息當時並沒有對外公布。所以,也隻是記者恰好碰上而已。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總之,記者看來是白跑一趟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記者竟然做出了另一個毅然決然的決定,後來還因此而發了一筆“橫財”,並被後人傳為一段佳話。你知道記者做了什麼嗎?
搜集信息資料,從事采訪報道工作的人,我們美其名曰:“記者”。這一行業的精英,需要對“新聞”有勝如警犬的“嗅覺”。信息是千變萬化的,計劃沒有變化快。所以,必須懂得變通,學會變通,能夠變通。
9跟著感覺法
亨曼是美國的保險推銷員。有一次,他被分派到美國新兵培訓中心推銷軍人保險。
到了培訓中心後,亨曼就向新兵解釋了軍人保險所帶來的保障。他說:“假如發生戰爭你不幸陣亡了,而你生前買了軍人保險的話,政府將會給你家屬賠償20萬美元;但如果你沒有買保險,政府隻需支付給你的家屬6 000美元的撫恤金……”
這時,有一個新兵很沮喪地就接了亨曼的話說:“這有什麼用?多少錢都換不回我的命!”
眼看亨曼的銷售就要走入僵局,聰明的亨曼隻用了一句話,便讓在場的所有軍人當即買下了軍人保險。這種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從來沒有人能夠做到的。
亨曼是如何達到這種成功率的呢?
確實,命都沒了,錢再多又有什麼用?不過,如果你隻是跟著別人的思維轉,不懂得變通,隻是跟著人家屁股後麵轉,又怎麼可能會成功呢?而推銷員,最忌諱的,也正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所以,很多時候,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也非壞事。當然,跟著的感覺,要有前瞻性的判斷前提。
10跳脫桎梏法
一輛公共汽車上,有一位青年乘客在搶著下車時,把陳年的車窗玻璃給撞碎了。
當時,售票員便攔住了青年的去路,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同誌,玻璃是你打碎的,按規定,你必須賠償。”青年很不服氣,因為他真的不是有心的。況且,那玻璃本來就年日已久,加之當時上車下車人多擁擠,他又怎麼甘心自己負擔這個賠償費用呢!於是,他反問售票員為什麼要他賠。售票員倒很耐心地說:“損壞了人民的財產就應該賠。”
聽了售票員的解釋,青年笑了。然後回了一句話,使得售票員無可奈何,隻好任隨青年走了。
青年是怎麼為自己辯解的?
有人說,思維是一個人的翅膀。善於運用思維,就可以在困難麵前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就可以自由自在、歡暢地翱翔於無限寬廣的宇宙中。而這,就需要你能夠不為桎梏所累,需要你不鑽死胡同。
11絕處逢生法
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就任命江蘇吳縣人蒯祥為皇宮重大工程的設計師,並集中了全國著名的能工巧匠,在元朝大都的基礎上大興土木,營造新的皇宮。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皇宮已經建造得差不多了。俯瞰那皇宮,隻見金虯伏棟,玉獸蹲戶,簷牙高築,金碧相輝,紅磚碧瓦,龍飛鳳舞,盡是一片皇家豪富和權力威勢的景象!實在讓人驚歎不已。龍顏大悅的明成祖直誇蒯祥“是當今最巧的工匠”,使得當時的工部右侍郎妒恨有加。於是,在營造最後一座宮殿時,他趁雷電交加之夜,溜進了工地截斷了一段尚沒完工的金門檻。右侍郎的這一招十分毒辣,因為找不到同樣材料補上,金門檻就裝不起來,到時候,蒯祥就會大禍臨頭。
次日,蒯祥發現了斷門檻後,確實吃驚不小。聰明的他也預料到了是誰要陷害他。所幸的是,他終於想到了辦法補救這個損失。最後,令工部右侍郎萬萬沒有料到的是,皇帝不但沒有怪罪,反而使蒯祥更加名聲大噪。
蒯祥是如何補救的呢?
金門檻已經斷掉是事實,所以,蒯祥的當務之急不在於去證實誰想害他又或者是報仇,而是想方設法來補救已經造成的“麻煩”。抑製人成功的最大“瓶頸”就是機械呆板,總是束縛在習慣的框架裏。最後,也隻能一條道路走到“黑”。所以,適當地學會變異求新,才能絕處逢生。
12思路疏通法
在美國,有一個足球體育協會為了滿足大批球迷看足球的強烈願望,打算動工把看台上原本8萬的座位擴容到12萬。
但是,就在他們準備動工的時候,政府的治安管理部門就發現問題了。通往足協體育場的道路最多隻能容納8萬的人流量!可是,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就很可能在大型賽事中因交通堵塞而發生意外事故,甚至還會造成死亡事件。道路管理部門提出,可以加寬道路以擴大容量,但是,政府至少得拿出4 000萬美元的經費。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得需要時間來籌備經費啊。
無奈之下,政府治安管理部門隻好向市民征集意見,以尋求一個更為穩妥的過渡辦法,先解決燃眉之急。最後,采納了一個音樂家的建議,使得道路的擁擠得到暫時的緩解。
你知道音樂家有什麼建議嗎?
隻能容納8萬個座位的地方,卻需要容納12萬的人群,確實是令人頭疼。如果擁擠無法解決的話,可想而知,後果是多麼的不堪設想!位置無法在短時間之內擴充,但是,人群可以用思路疏通啊!
13瘋狂思維法
有一個牧人養了一隻駱駝。但是,那隻駱駝總是懶洋洋的,怎麼打怎麼罵它都不動。
折騰了一整天,牧人累了,便對著駱駝說:“如果你再不聽我的話,我就把你牽到集市上賣了。你這不值錢的東西,我把你隻賣1塊錢,我發誓!”但是,話一出口,他就後悔了,1塊錢賣一隻駱駝的話豈不太虧了?但是,他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既然發了誓,就得兌現啊!
次日,他隻好牽著駱駝去市場。一路上,不禁責怪起自己和駱駝,更後悔自己性子太急。1塊錢的駱駝叫他如何賣得出手?要是100塊還差不多!這麼一想,牧人開始有了主意似的。他趕緊跑回家去,抱來一隻又老又瞎的貓。然後,把駱駝和貓拴在一起,到了集市上便高聲叫賣著:“這麼好的駱駝,隻賣1塊錢啊!來買吧,鄉親們!從沒有這麼便宜的駱駝,隻賣1塊錢。”可當有人走過來表示有興趣時,他卻喊出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讓人哭笑不得的話。
最終,夜幕降臨了,他始終沒有把1塊錢的駱駝賣出去。所以,當他趕著駱駝、抱著貓回家的時候,便對自己說:“我發誓把駱駝隻賣1塊錢,我做的每件事都履行了我的誓言,可人們都不願意買,我的誓言沒能實現,這可不能怪我。”
牧人到底說了什麼,居然1塊錢的駱駝都沒人要?
1塊錢的駱駝沒人要?鬼都不信。可是,牧人的確是叫著隻賣1塊錢的啊!其實,瘋狂一點兒沒什麼不好。因為,瘋狂裏邊不是衝動,而是膽魄和頂級的智慧。牧人的瘋狂,也許因為一時的氣話,但是他絕非無知。在兌現諾言的同時,駱駝的確隻叫價1元,但始終沒有賣出去,這就是瘋狂裏邊所含的智慧。
14離群思維法
19世紀中葉,聽聞美國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後,眾人抱著淘金夢蜂擁而至。小農夫亞默爾當時17歲,他也是這支淘金隊伍中的一員。
但是,金子是不可能輕易挖掘到的。加州氣候幹燥,水源稀缺,使得眾多淘金者生活越來越艱苦,甚而為之丟失了性命。小亞默爾也跟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發現黃金,倒是饑渴幾乎要了他的命。那時候,大家都抱怨水的缺乏,對著所剩無幾的水都吝嗇到自己也舍不得喝。
突然,亞默爾腦裏出現了一個念頭。於是,他毅然放棄了淘金夢,不顧別人的嘲笑,重新開始了他的另一條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