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淘金所需要的最大資本是知識,而不是廠房、工人和財富。
18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一個鋸木廠發現了黃金的消息不脛而走,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裏竟然使整個美國著了魔,成千上萬的人變賣家產,背井離鄉,從水路和陸路奔赴加利福尼亞,形成了近代史上蔚為壯觀的淘金熱。
一個半世紀後的今天,人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淘金。淘金的發祥地還是加州,隻不過,今天淘的“金”不是來自美國加州的河沙,而是來自英特網。因為英特網蘊藏著無限的財富,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英特網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不僅以無與倫比的優勢風靡世界,將觸角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帶來了樂趣,而且它本身也是一個財富的金礦,是一個富翁的孵化器,在極短的時間內孵化出了成千上萬的億萬富翁。
貌不驚人的比爾·蓋茨因為英特網而成為當今世界首富,身居陋室的楊致遠也靠英特網在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卡內基、通用汽車等老牌公司幾十年、上百年積累的財富,在這個網絡時代隻要幾十年,甚至兩三年就能達到。網絡突破了傳統經濟的模式,開辟了一個嶄新的超級致富時代,孕育了一批網絡富豪。
1999年7月,美國《企業家》雜誌7月刊登了500名最富有的美國人名單,比爾·蓋茨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個人身家值980億美元,比菲律賓831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還要多,而且其個人淨資產已經超過美國40%最貧窮人口的所有財富總值。2000年,雖然微軟股價大跌200多億美元,比爾·蓋茨仍以630億美元,高居全美富豪榜首和全球首富寶座。
600多億美元,是一個抽象的數字,如果把這個數字形象化,比爾·蓋茨的財富就會令人瞠目結舌了。如果把他的錢用1美元的鈔票一張接一張連成一長條,可以從地球到月球走十個來回。這些錢壘起來的高度為5848米,重量有5萬噸。克林頓總統年薪20萬美元,當一年總統抵不上比爾·蓋茨半個小時掙的錢。總統、副總統、高院大法官還有535個參議兩院國會議員,這些人合計年薪7500萬美元,比爾·蓋茨可以供養他們長達700多年。比爾·蓋茨富可敵國,他的資產相當於委內瑞拉和希臘的國民生產總值。
比爾·蓋茨的財富來自網絡,來自這個不可思議的網絡時代!
號稱世界第一管理人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韋爾奇指出:“在我任職通用電氣的歲月裏,還不記得什麼事情比網絡更重要、影響更廣泛。英特網重要性排在第幾?第一是英特網,第二是英特網,第三是英特網,第四還是英特網。”
網絡富豪們個人資產的膨脹,反映出目前全世界產業結構的根本變化:信息技術正在成為當今世界的主導產業。反觀1982年的全美富豪榜,前10名中的8位是石油界巨頭。而現在,他們都隻能屈居在那些年輕的網絡富豪後麵了。弗朗西斯·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在網絡經濟中,我們應該說,“網絡就是財富”。
跟以前的世界億萬富翁相比,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網絡時代,幾乎不需要資金,創造利潤所需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他們隻需一批尖端的技術人員,便締造了一個富豪輩出的時代。更令人吃驚的是,微軟公司的數千名員工資產也均在100萬美元以上,可以說,這樣的奇跡隻有在網絡時代才可能創造出來。
1994年,網景公司剛成立時,隻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公司。當時,它既缺少廣告費,又沒有分支機構,甚至沒有售貨員。然而今天,它的產品已經占領了75%的全球市場,它的股票價值上漲了百倍,它對企業界的影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匹敵。
與其說是網景公司,還不如說是網絡創造了這個奇跡。正是因為網絡使網景公司可以把軟件產品發布到全世界,使它家喻戶曉,才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