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聞散人年約三旬,身形嬌小,容色美豔。近年來屢經挫折,眉目間隱現愁苦,配上她楚楚動人的風姿,反而更使她平添我見猶憐的魅力。
南蕭之亂方起,她丈夫和父親作為京中有名的貴族都被斬首,她也差一點,妙聞散人想盡辦法避入空門逃了一命,前年才回京,成了白雲觀主人。往事散如煙雲,昔日榮華富貴她不提了,亦不再重拾塵緣。親朋好友散失殆盡,隻除了容華妃。
她先稽首見了一禮,隨後微笑著說:“娘娘,你如今是萬民之母,金尊玉貴,可是不再記掛昔時友伴啦,進了玉龍山,卻也不來瞧我。”
她倆以往見麵,必定相互擠兌取笑一番,可今天容華妃無情無緒,皺眉說:“唉,妙英,別鬧了,我都快煩死啦。”
妙英是妙聞散人的閨中俗名,她的道號也由諧音的“妙音”“妙聞”而得來,容華妃還是保留從前的習慣喚她閨名。容華妃極少把不快放在表麵,妙聞詫道:“怎麼回事,說給我聽聽。”
容華妃叫她坐到自己身邊,宮女奉上茶後全部退出,她執了她的手,忽然間眼圈一紅:“說什麼金尊玉貴,萬民之母,我都快被人騎到頭上啦。”
揀重點略略一說,君顥送回來的女人,這以後他對自己的戒備和疏離,君家兄妹幾個變著法兒和自己作對,顏瑟的名字不曾單獨提及,但妙聞和她相處日久,一聽就知道主要糾結於誰,心照不宣罷了。
妙聞先是安慰了兩句,這當然不管用,妙聞沉吟了一會,道:“娘娘,若貧道有言語得罪僭越之處,還請不要見怪。”容華妃說:“妙英,你這是什麼話!我讓你象從前那樣喚我名字,你不肯,是你對我生分了可不是我。我如今除了你一個知心好友,可以說說心裏話,再沒第二個了,你若對我見外,可真真令我傷心了。”
容華妃生性高傲,但她走到這一天,必要的拉攏人心也是很在行的手段之一,她早年拉攏了一批得力幫手,在過去幾年裏,有的折損於各種權力鬥爭中,有的則自己人內耗,羽冀漸長被容華妃除掉。現如今顧尚宮和青瑣等幾個大宮女都算是她的心腹,卻也隻是近兩年提拔起來的,總覺得能力上不如從前那些,而且這些人對她敬畏大過輔佐,主尊從卑之分已定。容華妃往往隻能“命令”,她們照計行事,真正還能說上話的,確實就隻剩下妙聞散人了,彼此知根知底,又素知她心裏頗有些丘壑。
妙聞臉現感動之色,帶著三分愧疚:“是是,這倒是我過於謹慎,見外了。”正色道,“既如此,妙聞不客氣了,娘娘,你如今和前兩年大不相同了。”
“怎講?”
“你是妙聞平生最佩服之人,普天下絕無第二個女子能與娘娘相比。想當初,禍亂來得那麼突然,就象暴風雨,豁啦啦的雷電劈將下來,誰也躲不及。”美麗的眼睛裏一閃而過的懼意,似乎提到往事心有餘悸,“唯有娘娘,不管時局如何的惡劣,如何動蕩,舊貴族新貴人,一批批的來了又去了,起了又倒了,但舉國上下,誰不是仰望娘娘鼻息。從前大將軍王想要出人頭地,也隻有投靠娘娘,以取得娘娘的支持。”
過去幾年,對容華妃來說,是不願再提及的過往,雖然……好象始終得意著,周旋自如,大權在握,但是她自己清楚這權力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得來的,她更是清楚民間對她有著什麼樣的議論。所以,當她看中了君顥,就下定決心,她要把這個男人捧上至高點,她要這個男人給她以正式的名份,從此以後,她生命中也隻有這個男人。
她極力忘卻過往,巴不得過去那些日子變成一片空白。她最忌諱的就是提到過往種種,別說其他人不敢提,就是君顥和她相對之時,也從來不提。雖然,她想君顥未必是不在意的。
妙聞偏偏就提到她最敏感之處,容華妃臉色微沉。
妙聞卻似孰視無睹,繼續說:“那個時候,周旋於無數勢力和鬥爭之中,娘娘殺伐決斷,何等風光,那些掌國之人,管他是羅遇春啊,陳頌什麼的,表麵上是他們,其實南蕭的君主隻有一個,那就是娘娘你。”
容華妃默然,這話當然誇張了,但在當時,的確是她倒向哪一邊,哪一邊就可能會獲勝。
不過,她有些不安地說,“妙英,過去的事……”
妙聞歎了口氣,帶著憐憫的神情道:“所以啊,我見娘娘今日如此的……猶豫,彷徨不定,不深深為你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