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幾天,劉正言讓林慕仙再次去縣裏,招來了為雜役,專心做學問,至於那個大師兄,林慕仙總共也沒去幾次,那個大師兄的名頭林慕仙也不在意,就給那個在課上刁難的王誌當了去,沒想到當天劉先生宣布讓王誌當大師兄,到了下午放學時,他還到林慕仙學習的小屋裏來感謝,並說欽佩林慕仙的學識,要經常來請教,林慕仙哪有那個功夫,後來還是劉先生說林慕仙要準備開始考童生,這王誌才作罷,不過林慕仙對王誌的印象也變好了起來。
清晨,太陽才剛剛冒頭,此時的林慕仙卻已經早早起啦,自從招來了個新來的雜役,私塾內的雜活劉正言都沒讓林慕仙經過手,每天都讓林慕仙早早的起來不停的看先賢經典,從中揣摩其中的意境,還把自己多年來讀書的筆記都給林慕仙看,晚上給林慕仙重點講解,看這身邊堆起來都要比自己還要高的書,林慕仙有些無奈,雖然劉先生是為林慕仙好,可他怎麼知道林慕仙此時在讀書上的造詣已經很高了,此時林慕仙缺少的其實是閱曆,劉先生還讓林慕仙練字,各位看官,你們說,讓一個練了十幾年字的人從頭開始練,還要先裝作不懂,然後慢慢進步,你們說著該多麼無聊,也幸虧林慕仙聰明,沒漏出馬腳,就這樣林慕仙也經常聽到劉先生震驚的語氣,便渾身不自在,極靜思動,林慕仙整天貓在個小屋子裏,學習自己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在劉先生不在的情況下,無聊的在腦海裏思索前身的記憶,沒想到林。慕仙還真找到了個有趣的東西,劍術。找到了新鮮玩意的林慕仙再也忍不住,在劉先生麵前秀了一段書法,便征得他的同意,不用每天都讀書了。
劍術,顧名思義,就是練習劍的方法,各位不要誤會我所說的劍術,不是金庸先生小說裏的劍術,既不是獨孤九劍,也不是阿飛快劍,我所指的隻是一種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重點的技巧,在這個世界,劍象征著讀書人,劍身直長不彎,象征著讀書人剛正不阿,寧在直中曲,不在曲中直的品質,劍有兩脊,分別在劍身的兩側,這象征著讀書人不偏不倚,大公無私的精神,所以,劍有很高的地位,隻有中秀才以上的人才有資格佩戴,而比拚劍術,也在讀書人中盛行,所以劉正言看到林慕仙想習劍術,想到反正林慕仙遲早也能接觸到這個圈子,才放行讓林慕仙練劍。
時間過得很快,樹上的落葉已經黃了,樹下,一位少年正在一絲不苟的練習者劍的基本動作,一遍又一遍後,少年的身上散發出一股熱氣,,漸漸的吧少年的麵容給遮擋起來,這個少年當然是林慕仙了,自從劉先生放行讓林慕仙練習以來,或許是應為前世沒有機會學到,分外珍惜,或許是這個身體十分有天賦,修習不過幾十天,林慕仙已經大概掌握了劍的用法,和劉先生切磋時,也能在他手底下撐過幾回合,進步之大,讓劉正言咋舌起來,直呼林慕仙是天才。而林慕仙之所以如此用功,是因為在練劍時,體內真氣的流動就越快,修習速度也加快,這讓林慕仙欲罷不能。現在林慕仙每天早晨對這初陽練習內息,然後大聲讀書,下午就開始練習劍法,日子一天天過去,童子試也快要來臨了,林慕仙自信滿滿。有點期待起來。
林慕仙正有點愣神,遠處傳來一聲聲呼喊,林慕仙仔細聽了聽,這才發現是新請的雜役福伯,福伯今年不過四十來歲,無子無女,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林慕仙到集市找人時一眼就相中了福伯,而福伯手腳也勤快,對人也和善,很快就得到了私塾一致的尊重。看到福伯找來,林慕仙有些不解,福伯應該知道自己的習慣,怎麼會這個時候來找自己,等福伯來到身邊,林慕仙才知道,原來他的兩個朋友來了,說道這兩個朋友,一個就是刁難過他的王誌,另一個則是沈縣令的堂弟沈士林,當初林慕仙與沈縣令談話時,沈縣令就知道此地有高人,等等派人一查,發現了劉先生,沈縣令托人打探,才發現劉先生原來是儒門的嫡傳弟子,據說在儒門裏很受推崇,就親自來拜會,並送來自己的堂弟來讀書,起初兩人關係也不融洽,後來在一次幫劉先生代課時,在課堂上妙語連珠,沈士林有些驚訝,這才和林慕仙接觸起來,一個是名家子弟,一個是大儒門人,交談中惺惺相惜,很快,兩個人就成為了朋友。聽到他們兩個人過來,林慕仙有些不解,有沒多耽誤功夫,收拾了下,就和福伯下山了。
,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