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貴有創見——《說不清集》(1 / 1)

劉少白

剛接觸到《說不清集》這個書名,有些惶惑,作者是自謙,還是調侃,或兼而有之?真是說不清。捧讀之後,頓時釋然。哪裏有什麼“說不清”?作者評論他人創作,觀點鮮明,毫不吞吞吐吐,通觀全集,包括它的“集外集”——《峻青創作論稿》(與人合著,已經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有這樣三點強烈感受:

一曰灼有見地,敢於立言。《峻青創作論稿》提出了“膠東文化沉積層”的概念,新人耳目。作者分析峻青作品的藝術特色,不但把它同作家個人的經曆聯在一起,還把它同作家家鄉膠東半島的曆史、地理、風物、民俗種種獨特的條件聯在一起,找到了峻青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悲劇美的“底火”。這種分析是曆史唯物主義的。存在決定意識。階級、時代以及自然環境在作家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假若峻青不是在膠東大地上親身參加了血與火的鬥爭,接觸過眾多英勇犧牲的英雄人物。他的作品就不會具有如此撼人心魄的悲劇力量。《論稿》不可能對“膠東作家群”逐一作分析,我們期待著作者對文學與地緣的關係這個跨及文、史、哲三個領域的研究課題作深入的探索,開辟“民族美學”和“鄉土文學”研究的新領域。

二曰敢於爭鳴,不為尊者諱。突出的是兩例。一是評論李自成》這部名著的得與失。人所共知,李自成的刻畫,過於理想化,但論者往往為聲望甚高的老作家諱。家正卻不。他在飾〈李自成〉的一點看法》中,對那頗為尖銳的提問:“李自成是哪個黨支部的?”做了非常具體的分析,不是撫掌稱快,也不是暴跳如雷,而是冷靜地分析之後提出:對一部作品的功與過要過細分析,不要用“一分為二”的套話一筆帶過。是的,“高大全”的影響不可低估,拔高、失真,常常使被歌頌的英雄人物失去其可親、可信,這是有悖於塑造人物的宗旨。另一側為評論峻青的散文,在肯定作家滿腔熱情謳歌新生活的同時,指出某些作品“音調”過高,違背了生活真實。這種分析對創作,甚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是有啟發意義的。我們在親手創造新生活中,既需要熱,也需要冷。作家沒有激情不行,不能冷靜地觀察生活也不行。

其三曰,目光四射,遍地采風。家正熱愛生活,點點滴滴,寸草小花,每發現其美,必歌之頌之,獻於世人。《說不清集》中一個短篇什是《詩新聞》,讚揚《煙台日報》一個抒寫煙台夏日風情的專頁編得好專頁編得好,家正讚得美,他用詩的激情和語言宣泄了他對“詩新聞”的讚美,亦即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作者火辣辣的感情躍然紙上,也表現了作者筆端的使命感。

人過五十已知天命,卻仍然保持著一顆童貞之心。家正的“知天命”三部曲,在《說不清集》付梓之後,將降下帷幕。但我知道,後麵他肯定還有好戲要唱。因此,期待著聆聽他的新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