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第一部蒸汽機誕生(3 / 3)

大不列顛麵粉廠安裝蒸汽機設備的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特別是磨坊主們感到非常驚慌,這種意外的競爭使得一些人不擇手段地進行破壞。1791年,這家在英國獨一無二的大麵粉廠,竟被一燒而光,損失之大,估計達1萬鎊之多。

新發明的推廣竟是那樣的不容易,然而,瓦特並沒有氣餒,最艱難的日子都已經度過了,他還怕什麼呢!他相信自己的發明,它是有利於全世界的,一定會被人們所接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步認可了蒸汽機,因而蒸汽機終於受到高度的讚揚和熱忱的歡迎。

人們紛紛前來向索霍工場訂貨,絡繹不絕。

索霍工場不但大力製造蒸汽機,而且利用蒸汽機的威力,很快發展了更多的生產項目,其中製造銅幣,就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一件事。

過去索霍工場生產的硬幣,質量不過關,致使許多人製造假幣,擾亂了金融市場。這使伯明翰的名譽大受損失,博爾頓更是臉上無光。蒸汽機發明出來以後,他馬上想到可以利用它形成一種更完善的手段來製造硬幣。他派人製造了一些蒸汽衝壓機,硬幣在衝壓機上被一個鋼圈圈住,準確地接受壓印。現在每台衝壓機也隻需一個工人就可以生產了。每分鍾可以自動壓製50到120枚硬幣。這項發明,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博爾頓為自己的成功而驕傲。

從此,索霍工場壓製硬幣的車間,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接受過東印度公司的訂貨、法國大革命初年的訂貨,以及俄羅斯的訂貨。訂貨最多的,自然是英國政府,在10年內,索霍工場提供給政府4000噸以上的銅幣。

蒸汽動力的優越性當然決不僅止於此。

的確是無可爭辯的。在這以前的生產動力——-不管是人力、畜力、風力還是水力——相比,蒸汽動力無疑具有巨大的經濟優越性和使用的方便性。瓦特的發明,使蒸汽機成為適用於一切工業部門的動力機械,迅速地廣泛應用於采礦、紡織、冶金、造紙、食品、建築、機器製造等各行各業。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不僅在英國,而且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大革命,引起了社會生產力的驚人發展。恩格斯說得好:“蒸汽和新的工具機把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的大工業,從而把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基礎革命化了。工場手工業時代的遲緩的發展進程變成了生產中的真正的狂飆時期。”

蒸汽機的發明,引起了科學和工業上的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1807年,美國有個工程師富爾敦,以瓦特的蒸汽機為動力,製成了第一艘蒸汽輪船,命名為“克萊蒙脫號”,行駛在哈得遜河上。

1814年,英國工人史蒂芬遜,製成了第一台蒸汽列車,用於礦上行駛。1829年,製成第一台客貨列車,名為“旅行號”,可以載400——500人。

後來紮伊斯基更是運用蒸汽的動力使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翔於藍天。

所以蒸汽機的發明,不僅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低速度的手工業生產一下子跨進了高速度的機器大生產,而且還推進了科學的發展,加快了曆史的進程。

瓦特畢生致力於發明創造,除了蒸汽機的發明外,他還發明液體比重計,複印雕刻機等。他還最先提議用螺旋槳來推進輪船以及第一個采用“馬力”作為計算功率的單位等等。

瓦特的科學研究工作,自始至終也沒停止。即使是在1790年以後,他已成了一個很有錢的名人時,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發明工作。1800年,他自己不再經營企業了,把企業移交給兒子經營,自己在英國拉都郡買了一座占地40英畝的幽靜別墅,過退休生活。他在自己的住房的頂樓上設置了一間工作室,在裏麵繼續從事研究工作。那台複製雕刻機就是他去世之前不久發明的。

1819年8月25日,瓦特在希思菲爾德郡自己家裏安然去世,終年84歲。

瓦特的成就,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評價:1785年,他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06年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學法學博士頭銜;1814年被接收為法國科學院的國外會員。他去世不久,人們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裏為他立了塑像,還用“瓦特”作為計算功率的一種單位,永遠地紀念他為人類的進步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在瓦特之前,試圖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先驅者有幾十個人,著名的有牛頓和紐可門等,可是他們都沒有能夠製成較為完備的蒸汽機。原因在於他們所處的時代,社會生產還沒有發展到能夠提供製造蒸汽機所用的材料和技術力量,還沒有發展到需要使用蒸汽機的生產水平。恰恰在瓦特的時代,煉鐵工業才為蒸汽機的製造提供了合適的金屬材料,才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工人,能夠解決製造精密的汽缸和活塞的工藝問題。沒有這些條件,瓦特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隻是瓦特取得成功的客觀條件。有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如果沒有瓦特自己具有的那種謙虛好學、善於思考、不折不撓和注重實踐的主觀條件,也是不可能發明出完備的蒸汽機的。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麵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隻有那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