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京都,是國家的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中心,在這座大城市中,足足三千萬人口生活在這裏,那規模足矣令人歎為觀止。
南城區,是京都最大的一個區縣,相比起其他較小的區縣,這裏的人口顯得更加密集,喧囂更大!
清晨九點,此時已經過了上班的高峰期,擁擠的人群已經漸漸消失在一棟棟大樓裏,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的稀疏起來,一棟辦公樓前,一少年向往的看著眼前高大的建築。
“朝九晚五,如果我孟德也能成為其中的你們該多好啊,奔奔碌碌徘徊了這麼久,我還是不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歎息著,少年垂頭走進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般辦公樓。
孟德,孟子的,缺德的德,這個名字不算好聽有含義,但是好在容易記住,古有曹操曹孟德,借著古人的光他平時也遭到了不少諷刺。
走進辦公樓,孟德按照手中的招工指示來到了六樓的一個角落,注視著眼前的小小公司牌,他無奈的搖搖頭,“討債公司?還真是稀奇啊,像我這種沒有文憑沒念過多少書的人,出苦大力的生活到還是真適合我呢。”
言語間帶著濃濃的自嘲。
“既來之則安之,把老人都說三百六十行行出狀元,我孟德怎麼說也是與奸雄同名,況且這是討債公司,追著別人屁股後麵要錢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啊。”斜視棚頂,孟德幻想著自己拿著囂張的家夥追著人要錢,那畫麵好美,他不禁也些呆住了,想到這,他心裏竟然還也些小興奮。
孟德從小就是在孤兒院長大,由於沒有父母的照料,他從小就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在孤兒院的大家庭裏他總是顯得格格不入,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更是經常和小朋友打架,久而久之孤兒院的工作人員也有了要將他送人領養的想法。可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長時間被孤立孟德的心裏甚至都是扭曲的,來孤兒院裏的人沒有一個願意領養他,那時候看著其他小朋友一個個的都被領走,他那顆脆弱的心再一次受到強烈的打擊。
就這樣他一直在孤兒院生活到了十幾歲,借著華夏良好的教學政策孟德也念過幾年書,但是在初中的時候就經常逃課,最後輟學,憑著國家每月發的一點救助基金勉強生活。
而如今他二十歲了,今天之前他換過無數種工作,服務生,工地裏的小工,發過傳單,賣過花……雖然生活得到了些許的改善,但是也隻是勉強有個安身之處罷了。
他的處境就算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也不過分,賺一口吃一口,好在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沒有孤兒院的約束,孟德那叛逆的個性也開始在這殘酷的社會上釋放,抽煙喝酒,聚眾鬥毆,嚴格意義上來說他隻是一個混混罷了。而今天來到這裏就是因為房租又到期了,拖欠了五個月的房租終於觸怒了房東,當時那句沒有錢就趕緊給我滾蛋孟德可是記得清楚,雖然這句話他聽了很多遍,但是他知道這一次自己的確有些過分了,於是他不得不再一次走上尋求工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