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所謂的真相(1 / 2)

這種後悔,在到了美國、來到家誠就讀的學校後,變得更加深重。

寧可自己沒有去過那裏;真的——我寧願記憶中的家誠永遠是那個夏日微笑著彈奏著《愛情故事》的陽光少年。

原來,環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而夢想的破滅足以毀滅一個人。他能讓一個人變得頹廢、自我放逐;讓人變得不再是自己。

“我對不起他——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當初我態度堅決些,讓他徹底戒掉那些鬼東西——他也就不會那麼狼狽。”

是的,家誠最後的日子裏,確實非常非常狼狽。我幾乎不敢相信那是他;同學合影裏,他是最消瘦的一個;臉色灰白,仿佛沒有血色。真的無法相信。這和林未曾給我看過的家誠的相片——相差太多了。

“也是怪我——如果當初我們不互相更換身份,家誠回到國內,他也不會成為這個樣子。”扭頭看看林未,他一臉內疚。

“如果家誠真的隻是把音樂當成自己的興趣,他會很快樂;可是——他把它當成了自己追求的事業,他希望自己能很快就有所建樹,能很快脫穎而出。我想,他可能是非常急於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希望自己學成能夠回家,以實際的成績證實自己選擇的正確。他還是非常留戀自己的家的。”

“但你要知道,在這樣的藝術院校裏,有音樂天分的人並不隻有他一個······要那樣快速地突出自己,又談何容易!”

······

這樣的家誠,相信隨段靜儀回來後——宋伯伯他們一定拚死不能相信這居然就是自己的兒子。他瘦得那樣厲害——我甚至可以想象到那肋條明顯凸出的胸脯!是因為擔心和害怕,段靜儀才堅決要求他和自己回國的吧?隻是這樣的家誠,帶到她那勢利的父母麵前,除了他身後的家產,應該不會有別的能勾起他們的興趣吧?

“逼靜儀去回憶那段日子真的很殘忍。那不會是什麼美好的回憶。看到真實的家誠——你是不是就會開心呢?”林未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如果家誠真的走了,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的丫丫妹妹知道他這樣狼狽過。”

“家誠出走前那段時間,已經染上了毒癮。他迷信那東西能讓他快樂,能給他靈感。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那不是簡單的抽□□。所以——他可能真的已經不在了;出走時他身上的錢非常有限······”

林未的眼睛望著遠處:那裏有幾個剛下課的學生,神采飛揚,邊走邊熱切地討論著什麼。

“那東西——一旦染上,就很難戒除了;那是一種心癮——而一個身上錢不夠卻在那種場合尋找毒品的人,能做出什麼事,又能遇到什麼事——都是無法想象的。所以,荻荻,請你不要責怪我的殘忍:家誠已經不在了;除非有奇跡發生,他生還的可能性太小了!隻是,靜儀和我都查找過警方的報警記錄,沒有發現他;這多少又給了我們盼望奇跡發生的理由······”

“好了,我帶你去見帶過他的教授。”他站起身,拍拍褲子上的塵土:“走啊——”

我搖搖頭:夠了,我已經不想再繼續探詢下去了。曾經以為,在國外的家誠,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有夢想、有愛人;結果卻是這樣!從林未的語氣中,我也多少猜到了,家誠並未能真正如自己所願地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見到教授,又該說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