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後勤之事也是最為重要的,再說平江兩省原本就是自己的領地,自己辦這個差使是最合適不過的。
果然,長樂皇帝很滿意他討這個差使,一下就準了,反倒把原本督辦這事的兩江總督晾在一邊了。
朱慈原本也是想借這趟差使顯顯自己的本事,讓父皇看看自己的辦事能力還是很強的,卻沒承想差點就把這差使給辦砸了,還好有胡靜平挺身而出幫他解了這個燃眉之急,所以現在說起來朱慈是真心地感謝胡靜平的。
當然,朱慈對胡靜平這次購糧如此順利也略有疑問,他也有自己的眼線,也的確聽到了點風聲,不過作為現在的他來說,胡靜平是最可靠最合適的幫手,隻要幫自己把事情辦好了,其它的他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是他這樣生在長在帝王之家的人天生具有的禦人之術。
“北征契丹?”胡靜平聽了微微一皺眉。
朱慈笑了起來,“怎麼?你對這種戰事也有興趣?”
胡靜平認真地問道:“王爺,我朝和契丹征戰有多少年了?”
“這個……”朱慈想了想道:“打我記事起就知道我朝天下隻有一塊地方不太平,那就是北邊,契丹幾乎年年都要在邊境上燒殺掠奪,而且每隔幾年必然大舉入侵,最遠的一次都打到京都腳下了……”
“噢。”胡靜平點了點頭,他終於明白現在日月國麵臨的問題和曆史上的大漢王朝幾乎一模一樣,這樣一來他心裏反而有底了,畢竟大漢如何征服匈奴的曆史他是了如指掌的。
朱慈看到胡靜平忽然『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不禁好奇起來,笑問:“怎麼看你談到打契丹倒是一臉的興奮之『色』,難道你也懂軍事?”
“哦,不是不是。”胡靜平慌忙搖了搖手道:“靜平一介草民怎麼敢妄談軍事,我隻是聽著感興趣罷了,畢竟這契丹年年『騷』擾邊疆也是一大隱患,朝廷這次能下決心打上一仗的確鼓舞人心啊。”
“唔。”朱慈點了點頭,“父皇這次可是下了大決心了,每年的冬季契丹必然犯邊,這次是要和他們狠狠地打上一仗了。”
“那王爺您把這裏的差使辦完了會不會奉詔上前線呢?”
“嗬嗬。”朱慈笑了起來,搖了搖頭道:“我倒是想上前線去曆練曆練,但是一來我的皇兄皇弟們會搶著去殺敵立功,二來我在這裏的差使還沒辦完呢,等辦完再說吧……”
胡靜平一愣,“難道朝廷還要繼續征集糧食?”
“糧食是夠了,夠用到明年春天了。現在要的是……”朱慈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想了想還是壓低了聲音對胡靜平道:“現在要征集的是棉花……”
“噢。”胡靜平點了點頭明白了,眼下快進入冬季了,而北方這個時候早就已經下雪了,這部隊除了糧草最需要的就是禦寒的裝備,要做冬衣當然就需要棉花,這樣一來棉花肯定會緊俏起來,朱慈把這個消息說於自己這個生意人聽看來已經是徹底信任自己了。
“不過這采辦棉花之事比起原來的征購糧食卻要輕鬆許多。”看到胡靜平臉上似有不解,朱慈繼續笑道:“糧食是消耗物品,所以要多多益善,而禦寒物資卻是按人頭算,頂多多備點就是了,再說現在寒裝基本沒多大缺口了,現在征集的棉花隻是備用的。”
胡靜平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問道:“那照王爺說來這采辦棉花的差使相對要輕鬆不少咯。”
“輕鬆的是差使,但采辦過程卻不輕鬆。”朱慈擺了擺手。
“哦?”胡靜平饒有興致地繼續聽著。
“這次采辦的棉花數量倒是不多,也就三百萬擔,但是這三百萬擔的棉花采購得好可以隻花三百萬擔銀子或者更少,采購得不好那可能會花上四,五百萬擔棉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