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參考文獻(1 / 1)

[1]楊佩昌. 為什麼德國民富國強?[J]. 共識網, 2011.8.5

[2]史哲. 瑞典社民黨的社會主義改造[J]. 南方周末, 2007.6.14

[3]丁東紅. 論福利國家理論的淵源與發展[J].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1(2)

[4]趙裏倫. 20世紀的資本主義是否適合21世紀[J].中國網財經, 2012.02.3

[5]汪嘉波. 達沃斯為資本主義製度“會診”稱現行模式過時[J]. 中新網, 2012.1.30

[6]喬毅. 蓋茨談人性:一是自利 一是關愛他人[J]. 北方網, 2008.2.28

[7]山泉. 解密美國養老金[J]. 理財周刊, 2011.9.27

[8]田向陽, 張磊. 日本養老金體係與資本市場[J]. 和訊網, 2012.02.15

[9]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美國養老金考察團, 關於美國退休金市場的考察報告[J]. 中華會計網校, 2006.10.24

[10]田向陽,張磊. 美國養老金體係與資本市場[J]. 新華網, 2012.2.15

[11]王佳麗. 日本公共養老金製度的信任危機[J]. 中國論文庫, 2012.1.4

[12]何德功. AIJ投資顧問公司給養老金入市敲警鍾[J]. 經濟參考報, 2012.3.1

[13]張超. 日本:全職主婦離婚可分丈夫一半養老金[J]. 法製日報, 2011.9.20

[14]於慧利,王淑婕,徐學才, 北歐國家社會保障製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 中國經濟時報, 2006. 1.5

[15]北歐:確保養老金的足額征收和保值增值[J]. 騰訊網, 2012.3.22

[16]德瑞日美四國養老保險製度簡介[J]. 法製周末, 2011.9.26

[17]劉林森. 德國:探索養老新模式 挖掘市場新商機[J]. 中國經濟網, 2007.12.27

[18]袁立. 從社會國原則談勞動權的國家給付義務[J]. 中國憲政網.

[19]王洋. 關於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問題的研究[J]. 廣東財稅服務網, 2007.1.12

[20]“政府轉型與社會再分配”國際論壇北歐專家觀點綜述[J].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 2005.12.27

[21]李濤. 白金漢宮的倒影[M].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2] 範廣軍. 布萊爾政府社會福利製度改革研究[R]. 豆丁網

[23]風險社會理論[R].百度文庫

[24]淺析社會投資型國家理念[R]. 道客巴巴網

[25]風險社會:一種新的社會發展形態[R]. 道客巴巴網

[26]風險社會觀點[R]. 百度文庫

[27]趙潔,趙陽. “第三條道路”:從理論到實踐的反思[R]. 知網空間

[28]刁媛. 吉登斯思想對我國的啟示[R].百度文庫

[29]唐新林. “第三條道路”對我國改革的幾點啟示[J]. 改革, 2002(04)

[30]解讀吉登斯的第三條道路理論及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R].

[31]吉登斯的風險社會思想[R]. 百度文庫

[32]任東來. 美國緣何會有"偉大社會"構想?[J].環球時報2007.03.22

[33]馬駿,劉亞平.《美國進步時代 的政府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M].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