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蒙蒙的清晨薄霧縈繞,恢弘的宮殿隱於重重灰影。
偌大的殿前,瘦小的身影孤寂蕭寥,高傲的脊背卻如山般沉穩。
一旁,年邁的公公執燈靜守。
殿內,一氣宇軒昂的男子已洗漱完畢,明晃晃的袍子在華光下無聲地散發著威嚴。站在男子身側的蕭公公偷偷觀察著帝王的神色,卻從那張波瀾不驚的臉上揣摩不出一星半點的想法。
“他還在殿外?”冷冷的聲音從蕭公公頭頂傳來,他一哆嗦,立刻跪了下去,回答時嗓音都有些發顫,“小殿下已在外邊跪了一夜,水米未進,恐怕……”
帝王看了眼跪著的奴才,不動聲色。待侍者整理好衣服後,清冷的聲線再次傳來,“去禦書房。”
蕭公公身子一顫,趕忙行禮起身,扯著他那並不好聽的聲音喊道:“擺架禦書房……”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出了寢宮,那瘦小的身影驀地闖入眼中。
“求父皇收回成命,請父皇收回成命。”男孩眼睛跟隨麵前走過的帝王,大聲喊道,“父皇,父皇……”
一聲聲呼喚回蕩在殿前空曠的廣場,最終和腳步聲一樣化為寂寥。
男孩臉色慘白,一下子跪坐在青石板上。
“殿下,回去吧。”執燈的老人顫巍巍地說道。
許久男孩才開口道,“公公,父皇不會收回成命了,是嗎?”
老人心中歎氣,嘴上隻能說道,“奴才不知。”男孩扯起幹裂的嘴角,大顆大顆的淚珠滾落,“公公,我想母後。”
老人心中甚是難受,“殿下,老奴扶您回去。”
男孩的腿早已跪得麻木,老人彎下腰顫巍巍地背起小皇子,緩緩離去。
“娘娘,娘娘,大事不好了。”婢女慌慌張張地衝進內室。
內室端坐的女子臉色蒼白,看似鎮定聲線確實輕顫,“何事?”
沁梅撲通一聲跪下道,“皇上,皇上下旨送小皇子去白洲城,小皇子今日便離京。”
女子腦中突的一片空白,再把持不住,暈了過去。“娘娘,娘娘……”
好容易才將女子喚醒,女子的淚便一下子湧了出來,“他竟真的狠心至此,皇兒,我的皇兒。”
“娘娘。”沁梅在一旁不知如何安慰自家小姐,隻能跟著在一旁落淚。
“皇兒,我要去找他。”女子掙紮著衝向門外。門一打開,外麵的士兵將手中的長矛一橫,“皇上有旨,不許娘娘離開宮殿半步。”
女子揚起頭,“連你們也欺負到本宮頭上來了,趕緊給本宮讓開。”
士兵神色未變,手中的長矛未移開半分。
“讓開。”女子沉聲說道。正要推開眼前的奴才,隻見一群人出現在殿外,待來人走近,女子眼中浮起一層水汽。
“皇兒,皇兒。”女子微微張開雙臂,一個小小的身影飛奔著撲進女子懷中,悶悶地喊著母後。
“皇兒,你受苦了沒有。”女子摸了摸小孩的身子,淚忍不住落了下來。
小男孩伸出手認認真真地替母親擦著眼淚,“母後,母後別哭,光兒沒事,光兒很好。”
女子撫著小孩的臉,怎麼也看不夠似地。
“母後。”稚嫩的聲音軟軟說道,“他們讓我和母親道別,為什麼要道別呢?光兒不能和母後在一起了嗎?”
女子抹掉眼淚,開口道,“光兒隻是要離開母後一段時間了,光兒回來後便能和母後在一起了。”
“為什麼要離開母後呢?光兒一直待在母後身邊不好嗎?母後難道也希望光兒離開嗎?”
“光兒,有些事情不是母後能決定的,光兒要學會麵對,知道嗎?”小男孩似懂非懂,隻說道,“可是光兒會想母後,光兒不願離開母後。”
女子抱住小男孩,“光兒乖,以後母後不在你身邊要自己堅強,母後等你回來。”
淚,就這樣毫無征兆地傾瀉而下,女子慌忙抹幹繼而輕輕扯開一個笑容。鬆開抱住小男孩的手,想說什麼卻在見到那張天真的臉龐時噎在喉間,一股酸楚瞬時又湧上了心頭。
“母後,母後不哭。”小男孩皺起稚嫩的眉眼,伸手輕輕地擦掉母親的眼淚,“母後,光兒會堅強的,母後要記著光兒不要忘了光兒。”
女子牽起男孩小手貼在自己臉上,“怎麼會呢,母後就光兒一個寶貝,怎麼會忘了光兒呢。”
“娘娘,二皇子再不離開就誤了時辰了。”一旁的內侍提醒道。
“我要和母後在一起,你們都滾開,我不要跟你們走。”畢竟還是年幼的孩子,縱使答應了母後卻抵不住真正離別的時候。小男孩轉身緊緊抱住女子的脖頸,下一刻溫熱的淚便流入她的脖中。一旁的內侍相視一眼,上前就要拉開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