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太陽的餘暉逐漸消散在遠方,時間如同靜止的河流一般流淌,歲月如詩如畫。
天空開始擦上墨色的灰紺,就像是山川裏的湖海褪去藍天一般的湛藍,映襯出人間的煙火氣息。
我打開院門,來到家門口那條熟悉的鄉間小路旁。這是大人們下地歸來的必經之路。
不一會兒,遠處傳來熙熙攘攘的人流聲,那是大人們結束一天的勞作,帶著滿身的泥土和汗水,回家的聲音。
雖然現在許多人家裏都添置了鍾表,有的家庭甚至掛上了大掛鍾,有的則用馬蹄表計時,但鄉親們依然喜歡看天色來決定何時下工。他們看著太陽的軌跡,聽著鳥鳴和風聲,感受著季節的更迭和時間的流轉。
那些從田間地頭歸來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溫暖。他們的臉上帶著一天的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滿足和期待的光芒。他們知道,不久之後,家裏就會升起炊煙嫋嫋,那是家的味道,是生活的味道。
“小風啊,身體咋樣了?好了沒?”這是後鄰劉大娘,一個挺愛說的農村老大娘。
“大娘,我已經好了,沒事了!”我道。
“以後啊,可得注意了,多嚇人啊!聽到沒?”劉大娘叮囑的說。
“放心吧,大娘,我這回肯定長記性了,把我也嚇壞了。”我說。
“那就好,俺回家了。”劉大娘說。
“好,大娘,累一天了,您快回家歇著吧。”我道。
說著劉大娘就走到她家大門口,打開門就走了進去。
又有幾波相熟的人收工回來,打個招呼就過去了。
過了一會,遠遠的就看見爺爺,奶奶扛著農具,帶著我爹,娘和二叔兩口子滿臉疲憊的回來了。
“爺爺,奶奶,爹,娘,二叔,二嬸,你們回來啦!!”我連忙招呼道。
“風啊!好點了沒?”奶奶關心的問。父母也是關切的看著我。
二嬸宋枝則是撇了撇嘴。
“奶奶,我已經好了,沒事了。今天我還和小鵬去拾了一捆柴火呢。”我忙你說道。(出了力,就得讓別人知道,要不然指不定就被人把功勞給搶了)
“你這孩子,這兩天就好好歇歇。咋又跑去幹活了。”奶奶打了我屁股一下說道。
“沒事,奶奶。我都好了!都累一天了,大家都快進去吧!我已經燒好水,熬好粥了。”我從奶奶手裏接過農具。
大家進來後,紛紛放下農具,來到井台邊上簡單的洗漱一下。就開始準備晚飯。
粥不用熬了,但是還得炒菜。
奶奶帶著母親和二嬸去張羅飯菜。
我爹和二叔把桌子抬到院子裏,因為院子裏寬敞,一般隻要是天氣好,都是要在院子裏吃飯的。
而爺爺則是坐在堂屋門口的椅子上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看著這一大家子的忙忙碌碌。(這就是大家長的特權)
其實飯菜也很簡單,一盆葷油燉大白菜,一大碗醬豆子,幾根大蔥和八、九塊自己家發酵的臭豆腐。再配上一蓖涼子窩窩頭,這就是我們的晚飯了。
爺爺坐在主位上,大家依次落座,準備開始我們的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