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唐煒聽見郭子軒說出這句話,心裏不免有些驚訝。其實,他這番出入妄境之中,並沒有覺得自己的修為有什麼提升。隻是覺得自己的心境變得比以前更加清明了一些而已。他顯得有些疑惑,問道:“唐大哥,我隻是覺得自己的心境變得比以前清明了而已啊,至於修為,我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提升。那你為什麼說我修為更上一層樓了呢?”

郭子軒白了唐煒一眼,說道:“看樣子,你明顯是不懂得修行的。其實,世間之修行,又豈是區區修為的深淺能夠決定的呢?道行的高深,隻能說明其中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在道法修行上的成就。而這,卻遠遠不能夠說明你在心境上的修為。世間修真之士,有許多道法高深的人卻依舊墮入魔道、走火入魔,你能說他們修為不深厚嗎?相反,他們卻是修為極其高深的存在。但是他們卻為何還會多如魔道?這便是他們內心的修行不夠深厚的緣故。而心境的修行,卻並不是取決於道法修為的高低。當一個飽經風霜、看遍世間滄桑的老人站在我們麵前的時候,你們可以說自己的道法比他深厚,但是卻未必敢說自己的內心比他純明。內心的修行,是自己經曆的一次次挫折、困難、逆境所磨練出來的。所以,許多修行人都選擇進入塵世之中遊走,感受世間種種。這也是一種修行,而這種修行卻比悶坐在洞府內終日沒完沒了的修行重要的多了!唐煒你剛才進入妄境之中,在麵對自身內心的種種弱點的誘惑下還能夠順利的破妄而出,這對於你來說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修行了!”

聽了郭子軒的話,唐煒似懂非懂。他現在入世不深,對於郭子軒的一番話還不能夠完全理解,但是卻還是懂了一些的。郭子軒說的無非是指:不要枯坐在洞府內修行,而要多到世間行走等等。這種觀點,唐煒是不太讚同的。修行修行,無非就是練功修道,到了世俗之中,紅塵紛亂。還如何安心修道?不過,郭子軒下麵的一句話,唐煒還是比較支持的。他親身經曆過“柔絲情劫”化成的妄境,這妄境當真厲害無比。若不是那念經之聲,隻怕自己現在還困在其中不得出來呢!妄境如真似幻,讓人顛倒昏迷,若沒有強大的內心,的確是很難出來的。況且,自己出來後,的確感覺到自身的心境比從前清明了許多。這一點,還是不可否認的。

雪瑩在一旁聽了郭子軒的話,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古往今來,無數的修真前輩都講究的是如何“出世”。用盡一切辦法超脫這個世俗,到達一個飄飄欲仙的境界。但是,現在郭子軒卻提出的是“入世”,他追求入世修行。其實,修真一脈也不是沒有另類。像前文提到的方丈仙島的羽桓仙尊,他就是把道法與儒學融為一體修行。這雖然有悖修真界的常理,但還是講究“出世修行”,卻也是被修真界所認可了。但是,此刻郭子軒提出的觀點卻是“入世”!是種想法還是前所未有的,這的確是對修真一脈千古不變的真理提出的最大的挑戰了!

此時,一直旁觀的佛影發話了:“小小凡人,竟能夠憑借一己之力突破妄境,當真超凡脫俗、世間罕有。看來,汝果真是吾主所說之有緣人了。此寶佛門"菩提碧玉",乃世間不二之寶,汝且收好。往日定有大用!吾且告退——”說罷,這尊佛影漸漸變得透明。不多時,便消失在眾人麵前。

待那個佛影消失了,唐煒喃喃道:“菩提碧玉,有什麼用啊。”他走上前去,將那個青色的光球捧在手中。下一刻,隻見那光球上的青光在一瞬間消失了。唐煒看著自己手中捧著的,竟是一塊嬰兒拳頭大小的碧玉。這塊碧玉通體碧綠,光滑無比,仿佛剛剛打磨過一般。在唐煒看來,這就是一塊名字好聽點,質地比較純的玉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好像自己這半天的辛苦是白費了似的。

郭子軒看出了唐煒的心思,知道他似乎對這個很是不滿。便走上前去解釋道:“小子,你這回可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了,還悶悶不樂的幹什麼?”

“天大的便宜?”唐煒不解。

郭子軒接著道:“那是。你可知道這菩提碧玉的來曆?”

“我怎麼知道?”

郭子軒笑道:“嘿嘿,這你就是孤陋寡聞了吧。這菩提碧玉可是須彌山獨有的寶貝呢!天下僅此一塊,再無其他!”

唐煒這回倒是有些驚喜,不過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珍惜倒是挺珍惜的,不過這又不能當法器來用。難道還要我用這個去砸人?”

郭子軒真是被這個小子氣暈了,一拍他的腦袋,道:“你怎麼這麼笨啊。你可以用這個來煉製法器啊!世間哪有天生的法寶?還不都是別人自己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