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十七章
其次要懂點成人心理。年輕人為了能與父母融洽相處,當然首先要了自己的父母。為此,應該學點成人心理學,尤其是更年期心理學。應該懂得,一方麵,處於更年期的父母,由於內分泌的特殊變化,在生理學方麵往往表現為疲乏、失眠、心悸等;在心理學方麵則表現為易激怒、好動感情、煩燥不安等。另一方麵,本來父母就特別希望兒女尊重自己,如果此時受到頂撞,就會感到格外痛心、難過、怒不可遏,甚至會因此而罹患心身疾病。因此,做兒女的,就要設身處地地替父母想想,盡可能心平氣和地與父母討論,不要惹他們生氣。要幫助父母順利地度過更年期,這樣勢必能促使兩代人心理相容。
最後是於他們約法三章,今後彼此間出現矛盾可依據矛盾的內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1)接納。這種接納不是被動的強加,而是在真正弄清對方的意見和態度後,感到這些意見亦有合理和現實之處,因而心悅誠服地接受對方的意見;(2)融洽。即對雙方的意見取長補短,以融洽為一個更為合理的意見;(3)折衷。即將雙方的意見結合為一個活動方案,這就要求雙方都有所讓步,這是一種比“融洽”低一級的處理矛盾的方式;(4)並存。即允許雙方各有自己的態度和看法,但不相互形成活動障礙。在“並存”中,尊重和遷就是雙方應具備的態度。
三月二十六號星期六陰
有報刊曾刊登題為“遠離漂亮”一文,我以為那位作者在某些方麵確實有其獨到見解,但僅僅就此而作出這一論斷未免不太妥當。
首先做不做漂亮女人,這是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的,因為就遺傳學來說,漂亮一般是天生的,其次“漂亮所被漂亮誤”的觀點實在有悖客觀,略欠全麵性。值得一提的是,古往今來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女人,對待“漂亮女人”往往持有相同的“華而不實”的看法:隻開花不結果。當然不足取,但既華又實,不更為這世界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嗎?
而且有意思的是,據考證許多華而不實的典型例子有以訛傳訛之嫌。因為事實並非如此。唐代那位“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不僅容貌美麗,體態輕盈,而且通曉音律;明末清初的秦淮名妓董小宛既有“香姿玉色、天然神韻”知書善文,精於花道茶道女紅烹飪,如果說這些好容貌美麗是因為造物主對她們寵愛有加,那麼就個人才華而言,不能不說是後天的努力。
如果說“容貌一般的女子易獲得真心愛她的男子”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也是不合理的,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早就據實踐作過論斷;合理的外貌追求是產生愛情的一個媒介,而愛情的第一階段即取決於異性間的外貌吸引,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產生感情的升華,真正的愛情也不可能遊離於外貌基礎之外,小草固然平凡而偉大,但不會有人因此而拒絕那嬌翠欲滴的玫瑰花吧!
在這新世紀初的年代裏,你隨處可看到一些秀美端莊舉手投足都具大家風範的女孩子,無庸置疑,她們是上帝的寵兒,而她們正是在這一份天生麗質的基礎上而倍加努力的。應該說她們無愧於“漂亮女人”這一靚麗的名字。
高昂高二
主持人指導--
這篇日記的作者看起來是個男孩子,他大概很欣賞外表漂亮的女孩。
這裏我們不去介入漂亮女孩是否就華而不實的問題,更不能同意他的比方:不漂亮的女孩是平凡而偉大的小草,漂亮的女孩才是嬌翠欲滴的玫瑰花。女孩子都是嬌嫩的花朵。用外觀來評判人沒有什麼意義,這是我們要說的話。
外觀漂亮和不是那麼漂亮的女孩子,都正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誰能先達到成功的終點,不取決於她的外觀,而主要取決於她的內涵。這內涵便包括很豐富的意義。
心態、學養、能力、靈性、才華等等,無一不是內涵,也無一不是達到成功的要素,與這些要素相比,外觀所占的比重太小了。因為,未來再不會是金屋藏嬌的時代,每個人,不論男人或女子,不論漂亮女子或不算那麼漂亮的女子,要在社會上立足,靠的都是外觀以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