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老哥你別想了,嫂子可不是穿給你看的,你看你那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洛以霜踮起腳敲了敲洛以墨的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真就跟你爹一副德行,平時看上去老老實實的,對這種東西興致高的不得了,果然男人都是一種貨色。”
袁恬看著自家兒子那一副癡樣,也忍不住努了努嘴,顯然是想起了某位董事長的一些往事。
雖然洛以霜帶了兩個箱子,但推箱子的人自然還是洛以墨。
幾人定的是高鐵的商務座,單獨的沙發坐著還是挺舒服,畢竟洛凱和袁恬也是很久沒坐過高鐵了,基本上出去都是飛機飛來飛去,但這次旅途比較近,高鐵反倒更方便,所以也算是重新體驗了一次高鐵。
下了高鐵之後,洛以墨也沒有急著去找陸昕月,而是先和爸媽以及洛以霜一起去了酒店,酒店自然是洛凱名下的一家高檔酒店,看到集團的老總蒞臨,酒店的總經理重視得不行,門口站了兩排迎賓小姐,排場弄得可不小。
給洛以墨還有洛以霜弄得尷尬癌都犯了。
幾人沒有選擇浪費房間,而是一起住一套總統套房,套房裏麵有四個臥室,還有棋牌室、影音室、廚房,可謂是一應俱全。
放下東西已經是中午,總經理特意安排了吃飯,什麼波龍帝王蟹魚子醬,酒店菜單上能出現的比較豪的東西都上了一遍。
吃完飯,洛以墨就和其餘三人分道而行了。
畢竟來之前陸昕月已經告訴自己,她正在拍一個非遺傳承手藝有關的vlog,和非遺傳承人學一些基本的知識,有央媽的人來專程拍攝。
陸昕月這次拍的主題就是油紙傘。
雖然油紙傘看上去好像很好製作,但實際上這項工藝還是很繁瑣的,不說手工削製竹條作為傘架,光是在皮棉紙上塗刷天然防水桐油這一操作就足夠讓陸昕月學一陣了。
不過陸昕月在選擇這個主題是也是考慮了許多,就比如她對這個vlog的製作周期估計就是在一個月左右,正好和寒假的時間長短差不多。
雖然她並不會完全自我製作一把油紙傘,但至少她需要親手操作每一個製作步驟,所以可以說這個寒假她基本都會要撲在這項事情上。
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開車二十分鍾到指定地點,晚上八點結束拍攝,一天十二個小時的工作量對於陸昕月來說還是不小的。
除了這次小學弟來玩她請了兩天假,然後除夕和大年初一請了兩天假,其餘的時間她基本都要跟著師傅學。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她並沒有什麼意見,相反,她對於這種傳統工藝感興趣得很,現在社會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越來越少,她覺得她有這個必要盡自己的力量進行多一些的宣傳。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底蘊,她不忍心看著這一個個傳承了數百年數千年的工藝在現代生活的壓迫下退出曆史的舞台,雖然已不再是主流,但這一項項工藝都是曆史的痕跡。
她理應接過火炬棒,繼續奔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