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1 / 3)

最近王靜給一位老幹部做了一例難度非常大的腦外科手術,成功了,很多老幹部向市政府反映,要求把她調回醫院,發揮更大的作用。市政府同意了。程建浩教授到新加坡去主持一個亞洲腦外科學術會議,回來後看到王靜已經回醫院工作,非常高興,說我們的鳳凰終於又飛回來了;科主任職務我再也不要你當了,否則又要把你逼走。我想通了,今後我繼續當主任,但主要任務是給你們搞後勤工作,你們給我衝鋒陷陣。這次手術成功,為東海市腦外科又增添了新的榮譽。國外一些同行給我打電話、發EMAIL,問我這是不是真的,說患者惡性腫瘤的部位在最危險區域,做手術成功的把握很小,一般醫院是不做這種手術的,患者家屬也不會同意這種幾乎沒有把握的手術。現在國外已經有十幾份邀請,請王靜醫生去介紹這例手術,並帶上錄像帶。王靜你可以考慮一下,到哪個國家為好,不能都去,但是,也不能都不去。去,可以擴大我們醫科大學腦外科在世界上影響,可以多爭取一些研究資金,為腦外科更新設備。

王靜剛剛從一起難度特大的手術成功喜悅中獲得了身心健康,她要更加耐心細致地查清案件真相。為快破案,公安局和醫院商量,她的人事關係暫時還留在公安局,這樣,她就繼續有合法的偵查權。

昨天,她接到李麗的電話通知,說她本星期六在家裏舉行一次PARTY,邀請她、周浩、李覺出席,她要親手做幾道有名的四川菜。她說在旅遊局工作時,還專門學習過廚藝,這次要給你們露一手。

王靜問她,你已經通知周浩了嗎?

他不用我通知,李覺已經告訴他了。

王靜坐在沙發上,仔細琢磨李覺策劃這次PARTY的真實用意。

李麗對這次PARTY作了精心準備,兩室一廳的房子收拾得整潔、有序。尤其是那盆現買的插花,婀娜多姿;牆上掛的一些風景和人體油畫,雖不是出於名家之手,但也不是初出茅廬者所能畫出的,美而不俗,豔而不妖。從這幾幅油畫上可以看出李麗的藝術修養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王靜是第一次到李麗家裏。李麗是個酷愛清潔、整齊有序的人。不像王靜家那樣亂。她在客廳來回遊走,欣賞那些價格不高,但卻高雅、美觀的陳設和藝術品,心中還在想著李覺和和周浩為什麼還不來。

婷婷被送到鋼琴老師家學鋼琴去了,要到十點半才回來。李麗這樣安排,是為了我們大人好談話,用心良苦。

20分鍾後,李覺駕駛自己的寶馬車,到周浩家裏接他,一齊來到李麗家裏。

王靜聽到汽車駛近的聲音,便坐在沙發上,隨手翻看一本時尚雜誌。事實上她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是裝著看而已。除了醫學雜誌,她是什麼雜誌也不看的。她不知道中國有哪些有名的雜誌。

李覺、周浩進門後,王靜沒有站起來,隻是點點頭。

李覺說,你來得比我們早,真沒想到。你是李麗的好朋友,肯定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來得比我們早,我沒有想到。你倆坐著聊天,我去幫助李麗準備晚餐。臨進廚房前,他又回過頭來,語帶雙關地說,你們互相認識吧,不用我介紹了。

王靜說,你別走,李麗說過,她不需要任何人幫忙,否則我也不會坐在這裏。

李覺、周浩一起坐在一條長沙發上,和王靜擱著茶幾。

王靜說,我真的需要你介紹,不是介紹我和周浩是否認識,而是介紹你是如何和周浩認識的。周浩是我們神經外科專家,我們在一起工作近十年。我知道,他的社交圈子和我一樣,十分狹窄,除了神經外科專家,他幾乎不熟悉包括醫務界在內的其他專家。比如,像你這樣有名的生物藥品專家,我們都不熟悉,要不是高楊事件使我認識了李麗,經過李麗介紹,我根本不會知道你的情況。我們隻在自己工作範圍內做了些事情,其餘一概不知,真的是孤陋寡聞。而你卻不同,交際廣泛。

李覺說,我交際並不廣泛。認識周浩也是偶然的。5個月前,我到衛生局開會,我們剛好坐在一起。沒開會前,我們互相點頭致意。我先自我介紹。他準備介紹自己時,我說,你不用介紹,我從新聞報道中看到過東海醫科大學腦外科專家的照片,你就是僅次於王靜的專家周浩吧。他點點頭。我門交談得很熱烈。我們彼此留下電話號碼,有空,我們就在電話上聊聊天。就這麼簡單。周浩,是不是這樣?

周浩既沒有表示肯定,也沒有表示否定。臉上的表情是複雜的,王靜一時還讀不懂。他們在一起共事多年,還沒有見過他這種表情。好像同李覺認識、平時電話上有聯係而被她知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李覺沒有察覺周浩臉上的表情,問他:周老弟,你說話呀,是不是這樣?

周浩不自然地點點頭。

王靜說,你們不需要告訴我全過程,浪費時間。誰跟誰交往都很正常,我不過是隨便問問而已,我又不是偵探,某年某月某日有一起犯罪案件,要你們提供不在場證明,幹嘛要說這麼多?

你是公安局的偵探呀!你的人事關係還在公安局,怎麼能說不是偵探?

李覺立即反駁她。

王靜說:你們是來參加李麗的家庭PARTY,還是來向我這個對偵查工作一竅不通的人主動說明問題?你們要說,到公安局刑警大隊去說吧,我可沒有義務替你們去傳達。我今天來的目的是要品嚐李麗親手做的川菜。你們說這些閑話,倒了我的胃口,等一會菜上來了,我如果吃不下去,找你們算賬。

周浩的表情逐步恢複自然。王靜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剛才那種情況。李覺慫恿李麗舉辦家庭PARTY,不就是想早一點和李麗結婚嗎?李麗在等待高楊死亡屬於意外事故的最後結論,而王靜是否同意這最後結論就成了關鍵問題。所以要李麗搞家庭PARTY,說服王靜忘記過去,展望未來,前途不會因為高楊死亡而暗淡無光。周浩在等待著,隨時充當高楊的角色,進入王靜的生活。而王靜很感激周浩在高楊死後對她的體貼入微,理解和支持。高楊如果真的死了,他向她求婚,她會接受的。可她的懷疑周浩不懂,又不能直接對他說。她在心裏感激他,他是她的一個知己。但是,她不能把自己的對高楊死去的看法、偵查計劃告訴他。她相信他,又懷疑他。這是做偵查工作的職業習慣。凡是與案件有利害關係的人和事,都必須納入偵查視線之內,隻有確鑿證據,才能否定或肯定。

李麗從廚房來到客廳,說:你們怎麼都坐著不動,不想吃點什麼、喝點什麼嗎?自己動手呀!冰箱裏東西多著呢。

李覺站起來說,諸位要什麼,我來服務。

王靜說,我什麼都不要,喝杯純淨水就行。我自己來,不用勞架你。

您給我一次效勞的機會,那是我的榮幸。你別忘了,我可是這個家庭的半個成員。等我們結了婚,就是正式成員。我效勞是應該的。

李麗說,我可沒有答應一定會同你結婚的。你不能這樣自信。

李覺說,你不要再考驗我了。難道你對我的考驗得還不夠嗎?要不是發生高楊意外事故死亡,我們可能已經結婚了。我們都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高級知識分子,不缺乏意誌力和判斷力。該是忘記過去,開辟未來的時候了,不能在陰影中度過寶貴的時光。

李麗說,我要去做飯,等我們吃飯時,邊吃邊談;你們先發表高見吧。尤其是王靜和周浩,是我最尊貴的客人,我要聽他們發表意見。

王靜說,我沒有什麼意見,更沒有所謂高見。如果談腦外科,我還可以說點什麼,你們戀愛、結婚的問題,完全是你們個人私事,別人能說什麼呢?你們覺得現在是結婚的合適時機,那就結婚。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你們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