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惶恐,臣不敢,殿下直呼臣姓名即可。”李白誠惶誠恐的說道,畢竟他隻是李氏旁支中的旁支,如何敢與太子殿下稱兄道弟?而且帝王心術最是難懂,他現在當太子你與他親如兄弟可以,但是如果他登上大寶之位你再與他稱兄道弟那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本書首發***********************
????李瑛推讓再三,李白堅決不受,無奈之下,李瑛隻得依了李白的意思,直呼其名。
????三人徑自來到東宮書房,李瑛在書桌前坐定,賀知章與李白二人在書桌前的椅子上欠身坐下,內侍們送上了茶水糕點,三人邊說邊聊。
????基於前世對李白的認知和好奇,李瑛就將自己基於軍校的一些想法和朝政的一些改動的想法與二人交流一下。
????沒想到意見剛一說完,李白就在那裏擊節讚賞:“好!殿下的意見可真是發人深思呀。臣下本以為對於當今兵法縱橫之術和朝政的一些看法頗佳,沒想到與殿下的想法一比,臣覺得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無論是施行難度和效果都不能相比擬。”
????“哪裏哪裏!”李瑛微笑道,雖然自己是剽竊了後世的一些經驗,可是這個時代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什麼知識版權之類的,應該是算自己的創造吧。李瑛得意的摸了摸鼻子,托了托並不存在的眼鏡,受人奉承誰不願意聽,而且好像李白的這段話聽來好像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所以李瑛也就坦然受之了。
????“一個國家需要發展,必需容納各種各樣的人才來為她服務,先聖有雲:治大國如烹小鮮,事情無論大小,情況不同,道理相同,猶如做一碗湯,要放很多種佐料才會更有滋有味。”李瑛說到這裏,向二人說道:“人才,是決定這碗湯滋味好壞的關鍵。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招攬人才,把我們的軍校壯大起來,隻有軍校辦好了,我們後麵的事情才會順利。軍校猶如一隻正在下蛋的雞,有了這個窩的培育,我們可以孵化出更多的人才。”
????“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白自小博覽群書,後遍遊名山大川,交遊四海,從未聽過有人如殿下般看問題如此透徹,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莫不如是。”李白在發感慨,大有相投明主,相見恨晚之意,早知道太子殿下這麼英明神武,我還在那山中讀什麼勞什子書嘛,早就來京城聽太子殿下的教誨了。
????李憤青在那憤憤不平的想道,隻不過他也不想想,如果他隻是個大字認得兩三筐的半大小子,四明狂客會不會用正眼看他?
????相對於古代人的重名來說,李瑛的這些想法有點功利,雖說與主流社會有點格格不入,但是卻正好與從小就在胡人堆裏長大的李白有些意氣相投,李白就比較厭惡那種浮躁的虛名,那種東西對李白來說,猶如浮雲一樣。
????看到被自己洗腦的李白,李瑛也不禁有些飄飄然,哼哼,想不到本王的洗腦也很厲害嘛!等到軍校開學之後,我就將這些學員們一個一個洗腦,洗他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