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不隨著人群打鬧,而是認真的靜靜的觀摩著唐朝鼎盛時期留下來的東西。確實,當時的大唐王朝當時的中華民族是以怎樣的高姿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以至於後世海外的華人都被稱之為“唐人”,聚居地也被稱之為“唐人街”或“唐人町”。
但是就這樣盛極一時的強大王朝,也經不起一場內戰的摧殘,平定“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大衰,從此中國在世界上再也沒達到過那樣的高度。
李正宏每次讀曆史讀到唐朝這一段時,總是忍不住要唏噓感慨一番。
李正宏從小就聰明過人,三歲識千字,五歲讀唐詩。但是到了長大以後,他的學習成績反而沒有小時候那麼突出。原因無它,此子從小就不喜死記硬背,但是當時學校裏推行的都是填鴨式教育,引起了他的抵觸心理,從而上課不認真,長此以往,偏科現象特別嚴重。
雖然他從早到晚都願意捧著一本書在那看來看去的,可是讀的書大多數都與學業無關,什麼小說、詩歌、曆史文獻、地理資料之類的是百看不厭,金庸、古龍、梁羽生張口就來,有時連走路甚至上廁所手上都捧著一本書,而且記憶力也很好,許多情節都過目不忘。
但是一到上不喜歡的課程時就在課堂上打磕睡,授課老師開始還提醒了他幾次,可是屢教不改,後來老師扔下一句“朽木不可雕”的評價就懶得管他了。隻要他上課睡覺不打呼嚕磨牙放屁,老師也任由他去。
村裏不知情的老人經常用他來教訓家中不願意讀書的孩子:“你看看你們,啊!連書都看不進去!你看人家正宏伢子,連走路、吃飯甚至上廁所都看書!多學學人家!他哥哥正英伢子考到北京上大學去了,他呀也是好學校的料。”
俗話說栽花總有花開日,到了跟隨高考大軍千軍萬馬闖獨木橋的時候,李正宏同誌很不幸的摔了個結結實實了。
雖然不說是名落孫山,但也是磕磕絆絆的很勉強的才上了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學校所在的地名你一看都不知道中國有這麼個地方,你拿著放大鏡在標準版的中國地圖也不一定能看清楚。
通知書寄來的那一天,村裏的老少爺們都過來看熱鬧,一村人圍在李正宏家的大門外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村裏的老人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不忘記教訓家裏的孩子:“你看看你們念的那書,你看看人家正宏伢子,啊!人家伢子都考上外國學校了,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呀,想我們村從建國以來,連一個外國人都沒見過,就別說去外國上學的嘍,我敢說,正宏這伢子以後肯定會飛黃騰達的,說不定會做官喲。我活了八十多歲,絕對不會看走眼的。”村裏年紀最大的李有材老人唾沫橫飛地說道,一邊說還一邊捋了捋他那與年齡相稱的花白胡須。
“是呀!是呀!有材公說得對。”其他的村民點頭附和道,李有材是村裏現在年紀、資曆、輩份最高的老人,光是他的直係親屬就占了小半個李家村,其他的多數都與他沾親帶故,他說的話,誰也不好意思反駁。
一席話整得李正宏的父母哭笑不得,也不好意思跟人家解釋,隻得唯唯稱是。李正宏的哥哥李正英此前考上了北京大學,現在李正宏又考上了那個所謂的外國學校,李家父母在村裏一致被認為是教子有方,並且還獲得了當年的“五好家庭”評比,頗有榮耀一方的感覺。
****************本書首發
????唯一正版《吞噬星空》五一專區IPAD月票十億起點幣等你拿!http://tsxk.q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