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要性小康42(1 / 1)

42###第六章第八節性欲為什麼可以超越?

我問同事:你對守貞怎麼看?他說:“太亂了也不好”。所以應該適當提倡守貞。我說:“你代表了大家對於守貞的普遍看法,也犯了一個普遍的錯誤。”他認為,應該強調一下性活動的秩序,要有所節製,對不對?對,我說,這個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辦法不是守貞,守貞是個末流的辦法。

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守貞都是一個末流的辦法,效率很低,並發症很多,咱不能接受這個東西。

從東方來講,中國的儒學後來演變成沒有出息的程朱理學,但他們講的也不是守貞,是“存天理,滅人欲”,是在欲字上做文章。因為傳統儒家講,無欲則剛。欲是什麼?欲是想。用現代話說,欲是腦欲,是大腦對信息的規定性、選擇性和依賴性。這具有相當的客觀實在性,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鐵的規律性。

守貞,違反的就是這個鐵的規律性,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中,講得最多的是:守仁,守義,守孝,守敬。連名字都這麼起,可以叫淑貞,但我沒有聽說有叫守貞的。

你要真守貞、滅人欲的話,其實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是很有辦法的。現在的人自以為是,不理解這些經典,把它們當垃圾,這個是很可憐的。比如佛家講覺悟、警惕、追求極樂。男歡女愛是小快樂,不是真快樂,是苦不是樂。而我們現在講的守貞,核心技術是什麼?是不是簽一個協議?這個技術不行,這個金鋼鑽幹不了那個瓷器活兒的。你守不出快樂來的,相反會守出來很多“並發症”。

比如說,男人的功能不行,最終加強對女性的壓迫而不是解放。有錢有權有勢的人如果沒有監督,你號召他守貞、廉潔自律,根本不可行。有一些人做到了,但更多人沒有做到。總體結果很差,壞處大於好處。這些人會利用你的守貞,讓你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自我鬥爭上,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算計你上。你一定會失守的,不失守,你也會很辛苦的。

愛家協會是基督教的一個流派,他們希望回到從前,回到伊甸園,但是守貞的辦法,是回不去的。回去的辦法有沒有?中國傳統文化,孔孟文化、道家、佛家中都有這個辦法。比如佛家講一念無明。人是怎麼墮落的?一念無明。所以要修回去的話怎麼辦?8400法門,法門無量,無數的辦法,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覺悟。愛家協會的守貞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愛家協會跑到中國來兜售守貞教育,實在是班門弄斧、關廟耍刀、孔府談經。咱們自己有這麼好的守貞辦法不用,用他們這種九流、末流的,咱不能接受!

李銀河博士曾提供資料:“隨著廣大人群婚前性行為方式的改變,人們結婚時對童貞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美國,對18項擇偶標準的統計表明,在20世紀30年代,童貞的重要性被列在第10位;到了性革命的70年代,女性將其列為第17位(倒數第2位),男性列為第18位(倒數第1位)。根據對33個國家約10000人的調查,最看重童貞的有中國、印度、印尼、伊朗、以色列;最不看重童貞的有瑞典、挪威、芬蘭、荷蘭、德國和法國。美國也不太看重童貞,但其程度不如北歐國家高。另有調查表明,看重伴侶童貞的有亞洲人、墨西哥人、中東人和南美洲人;相對寬容的有美國人、比利時人、法國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那裏的人們甚至會認為伴侶的童貞是缺點,原因或者是證明對方不吸引人,或者是擔心對方過於缺少性經驗。”

所以在西方,愛家協會這一套已經是明日黃花,明日黃花蝶也愁,但是他們這一套人馬要生存、要發展,不能承認自己的落伍,所以跑到中國來找市場。我建議他們到更落後和保守的地方去。

性欲為什麼可以被超越呢?食欲被超越,不是說人可以不吃飯了,而是有得吃,不會因為吃的問題而苦惱。這個問題中國其實剛剛解決,那麼性的問題呢?由於中國有非常多元、寬容的傳統文化,加上改革開放後社會越來越寬鬆,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解決得不錯。性教育的問題,也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但這個共識,怎樣變成有效的、科學的、實際的行動,這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

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性的好處,免於恐懼,免於匱乏。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愛家協會來開倒車。我們相信,中國人能夠成功地超越性欲時代,跨入腦欲時代。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