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哥,起床啦,大懶蟲哥哥。”
郭襄掀開楊過的被子。
“襄兒,我說過多少次了,男女授受不親!”
黃蓉從門外睥睨斥責道。
“習武之人,必須天天都要勤加練習,否則就會衰退。”
郭靖在教誨郭襄,也是自己多年的守則。
這種功力並不單單是武力上的衰退,還有就是在這種習慣上的頹廢。
它會在心理上,造成不再努力的一種自我安慰。
郭靖,黃蓉夫婦可以說是這方麵的楷模。
不論是在平時練功,還是在生活上,都將武學貫穿出來,所以也不愧是一代大俠。
但是對於現在的郭襄和楊過來說,每天除了要進行武力的練習,還有心智上的打磨,以及文化部分的修養。
“如果一個人的武功太高深,但是文化跟不上,他將來的路程一定會走得很艱難。”
郭靖對楊過說。
“會有很多人來給他上課,畢竟這江湖上心術不正的人是大多數。”
柯鎮惡惡狠狠的道,他對楊過一直有偏見。
“相反,如果一個人文化高深,但是他武力值不行,又同樣會在他的人生路上,形成很多挫敗。”
黃蓉意味深長的看著兩個孩子。
人生之路,同樣一路跌跌撞撞,等到中年才會發現,可是一切都晚了。
兩人在桃花島就這樣嬉笑怒罵的長大。
郭襄對楊過始終愛護有加,更像是一個大姐姐在嗬護她,照顧他的自尊心,還有對他的那種體貼和溫柔,讓楊過感覺到說不出的溫暖。
楊過的那種調皮和幽默,也讓郭襄認識到了另外一個楊過,給他重生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陽光。
“襄兒妹妹,敢不敢接我一招。”
楊過自信的甩劍一揮。
“好啊,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郭襄原地不動,內力一震,楊過彈出好幾米遠。
在桃花島,除了練習武功,還要跟著黃蓉學習文化知識。
兩個人都天資聰穎,學起來十分得心應手很快。
黃蓉的知識都已經教不了他們了,畢竟她少年時代的時候都是貪玩,不愛學習的,所以她能教授的知識也是很有限。
現在黃蓉給他們另聘名師,來講授課程。
除了武學上的經典,也要教授科舉考試的科目,典籍,都是信手拈來。
這位名師來自中原,雖然自己是學富五車,可是科舉之路卻十分不順利。
來自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骨子裏麵很傳統,一定要考取功名。
可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背景和關係,是不行的,而他自己又自視甚高,所以老是認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對自己要求太高,但是能力又不太行,所以一路上跌跌撞撞。
一到四五十歲在學堂授課,快到知天命的年紀。
他也漸漸看開了,也許自己命中,就沒有功名。
雖然心有不甘,但是身體狀況,卻是江河日下。
而教授的這些學徒,並不像他自己小時候那麼好學,反倒是對一些打打殺殺和一些旁門左道感興趣。
憑他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改變社會現狀的。
即便是教授,也要別人肯學才行,所以慢慢的他也開始佛係,隻求自己能夠溫飽就可以了。
後來黃蓉請人在大陸遍尋名師,找到了這位先生。
在學識方麵,那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可是思想他卻是10分的傳統和固執。
也許這就是不被時代改變,就自己封閉自我的一種代表。
無論如何,他來教授郭襄和楊過知識,而這個徒弟,恰恰又是思想十分跳脫的兩位弟子。
跟這位老先生自然是有不少碰撞,老先生的思想教授方式十分老道,主要都是教授一些傳統課程。
不過他學識淵博,有時候也會講一些其他跟科學考試無關的書籍,會跟郭襄和楊過找一些其他的書來讀。
這兩個弟子,對四書五經不是很感興趣,倒是對一些民間的所謂禁書,十分感興趣,找來一讀就是一個下午。
兩個人有時候在天黑之後還在討論,學習的日子特別快。
兩個人在學習之餘,特別想出去遊玩。
一拍即合,就打算去附近的龍窟。
那是一個廢棄的山洞,從外表看外觀十分高大。
“你說這裏麵會不會有鬼魂呀?”
郭襄看著這聳入雲霄的山體。
“怎麼可能?你還信這些呀,我們可是學了這麼多的文化知識,這些都是編出來嚇唬人的。”
楊過自信的說。
其實他自己心裏也沒底,隻是這樣安慰自己。
兩個人實在是太好奇了,趕緊就鑽進去一探究竟。
洞口十分狹小,都已經被一些雜草擋住。
兩個人找了半天才找到,進去之後山洞綿長。
除了洞口狹窄,裏麵卻是很寬闊,甚至能夠容納三四個人同時並排而走,可見以前是有相當規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