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喬在這,怕嚇到她,驍王沒給趙新亮上刑,見再問不出別的,命人把他押回牢房。
驍王打道回府。
沒到梅園,周喬看著莫洵說:“剛才的犯人不叫耶律亮,他叫趙新亮。”
周喬搭乘趙新亮商隊馬車、被孤獨文龍截到山上的事,莫洵早就知道。
“原來,你當日搭的就是這個人的馬車。”
周喬點頭:“我今天不當場揭穿他,是因為我一旦揭穿了他,我就得承認是戶部尚書家小姐。
“她”經曆了那些事,而我沒有。”
莫洵點頭:“放心吧,從前的戶部尚書家小姐,沒有人知道她去哪了。
現在的你,雖然和她像,和她同名,但不是她,沒有人能改變這一點。”
周喬點頭,心裏帶著點感觸地說:“周良弼的女兒死了,活著的是另一個周喬。”
隔了兩天。
第三天,莫洵再次提審趙新亮,這次周喬沒跟著去。
“犯人,你叫什麼名字?”
“回王爺,小人叫耶律亮。”
驍王冷笑,沉聲道:“你不叫耶律亮,你叫趙新亮。”
趙新亮一聽,頓時大驚失色。
他心裏犯了嘀咕,難道我看錯了,前兩天驍王身後站著的,就是搭車的那個?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驍王知道了他真實姓名。
不可能啊,眼睛確實不像。
正胡思亂想呢,驍王沉聲喝到:“趙新亮,你是主動交代呢,還是挨一頓鞭子再交代呢?”
審時度勢,趙新亮才不想挨一頓鞭子。他磕頭如搗蒜:
“驍王殿下,我不叫耶律亮,我叫趙新亮,我交代,我全交代——”
趙新亮來了個竹筒倒豆子,把他和孫遊倒賣糧食,以及後麵的事情全交代了。
在供狀上簽字畫押後,趙新亮被關進大牢。
這天早朝,莫洵出班:“父皇,北蒙國細作的案子審理完畢。
京兆尹府抓的那人,不是北蒙國細作,他是一個商人,勾結耀州刺史孫遊,在邊關戰亂時,倒賣糧食。
這是供詞。”
太監過來,把趙新亮的供詞拿給皇上。
皇上看完,大怒,下場下聖旨,派人去耀州,緝拿耀州刺史孫遊進京聽審。
皇上派出的一隊人,當天就出發了,直奔耀州。
這個事情,把周良弼嚇壞了,孫遊是他妹夫,他怕孫遊的事兒連累他。
下了早朝,他回到府裏,長籲短歎。
周夫人也嚇壞了,看著周良弼問:“如果孫遊被下了大牢,那你妹妹怎麼辦?
她會不會也被砍頭?”
周良弼搖搖頭:“我妹妹雖說是刺史夫人,但她到底是婦道人家。
孫遊做的事,她管不了。
今日皇上下聖旨,沒說家眷一同押解入京,她和孩子應該能保住命。”
“那要是她惦記孫遊,帶著孩子們來咱們府上等消息怎麼辦?”
周良弼一愣,確實有這個可能啊。
他都沒多想,轉身就往書房跑,急匆匆寫了一封信,寫給周良娟的,意思是讓她老實在家裏呆著,別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