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為期七日的投票選舉接近了尾聲。
“陛下,前五人員按票數高低分別是:陳信宏、秦書淮、楊維民、許樂為、葉廷。”
吏部侍郎在大理寺少卿的協助下,把整理出的名單報了出來。
蜀皇點點頭,除了兵部陳信宏和商部的秦書淮外,其餘三人相比較於前兩人倒是有點陌生。想必後者乃百姓投選出來,看來自己隻要在這三人中選一人,自是民心所得。
畢竟兵部陳信宏乃陳皇後的娘家人,如若他坐穩了相位,太子難免不會在皇後的教導下作出篡位之事。至於商部的秦書淮雖然隻是侍郎之下的小小官員,但商部侍郎和北安王的關係也不得不提防。
想到這,蜀皇清了清嗓子道:“人都已到齊,那便開始吧。就從商部侍郎開始吧,幾位愛卿記得闡述下投選理由。”
商部侍郎:“微臣選投秦大人,秦大人與微臣在商部共事多年。其才華橫溢,屢屢為西蜀農商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兵部侍郎:“老朽就毛遂自薦了,若老臣繼任,定為陛下排憂解難,鞠躬盡瘁。”
接下來就是吏部侍郎了,陸毅想了想開口:“微臣投……投給北城縣主楊大人,據臣所知這位楊大人為官清廉,心係百姓。自其任職以來,帶領北城的百姓深耕農業、鼓動農商一帶一發展。如今北城的百姓安居樂業,絲毫不輸於蜀京。”
接下來戶部和禮部的兩位侍郎都投了陳大人,這樣下來秦大人一票,陳大人三票,楊大人一票,另外兩人出局淘汰。
這樣看來自己的勝任率最高了,陳信宏心裏想到。雖說有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規則裏也沒說不能自投啊。這樣下一輪蜀皇不管投給三人誰,自己都不會輸。
在這緊要時刻,相位人選就看蜀皇的最後一投。
關鍵時刻,蜀皇沒有立即說投誰,而是轉頭對著大理寺少卿說到:“既然今日少卿也在這,不如也參與投選。”
大理寺少卿自是明白蜀皇的用意,因為蜀皇不管投誰,陳大人都票數最多。而蜀皇明顯不想他入選,所以叫上自己。
“微臣投……”
隨著大理寺少卿的緩緩開口,其他人都豎起了耳朵聽。尤其是陳信宏,這可關乎他的官涯。如果他投的不是自己,那麼最關鍵的一步還是到了陛下手中。隻不過這一次可沒有剛剛那麼容易獲勝了。
“微臣投北城的楊大人,臣在北城辦案時曾與楊大人打過交道。楊大人確實如陸大人所說,是一位難得的百姓父母官。”
聽到大理寺少卿的選擇,陳信宏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低著頭的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陸毅,心中暗暗咒罵。
在大理寺少卿投完後,蜀皇並沒有著急投出自己的一票。眾人此時也不敢多言,雖說名為全民推選,可最後決定權還不是在陛下手中。
良久,蜀皇才再次開口:“朕剛剛看了昨日吏部侍郎送進宮的北城聯名推選奏,這位楊大人確實不錯。陳愛卿的才能,兵部確實離不開你。朕相信能帶領北城子民安居樂業的,自然也能盡心盡力為我西蜀江山社稷謀福祉。”
隨著蜀皇的話音落,相位的人選也是趁該落定。
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除了吏部的陸毅需要留下來與蜀皇商討新任丞相的頒旨等事宜外,其餘人員紛紛告退離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