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的名樹的影,當得知攻陷敦煌古城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忠武王時,城裏三個戰俘營的俘虜們頓時變得老實起來,誰都不想招惹李雲天,這使得戰俘營秩序井然。
李雲天並沒有在敦煌古城裏多待,休整了三天後就率軍離開,向東北方向的瓜州挺進。
離開前,李雲天下令把敦煌古城裏囤積的糧草焚之一炬,不過給戰俘營的俘虜們留下了十天的口糧。
就在李雲天一行人離開的第二天,得到消息的溫都親自率領著十萬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援軍抵達了敦煌古城,不過迎接他們的是被焚毀的糧草以及以及在戰俘裏待著的俘虜們。
令溫都感到吃驚的是,雖然明軍已經走了,但戰俘營的俘虜們並沒有離開戰俘營,援軍趕到的時候正值午飯時間,不少俘虜吃飽肚子後懶洋洋地躺在地上曬著太陽。
俘虜們並不是不想離開戰俘營,而是不得不留在戰俘營裏,因為李雲天把他們需要的糧草都運到了戰俘營裏,並且選出了人員進行管理。
敦煌古城的糧食已經被李雲天燒毀,俘虜們既然有吃有喝,誰吃飽了撐的離開戰俘營,萬一遇上留下來監視他們的明軍小命可能就沒了。
其實,那些俘虜們不出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溫都來得太快了,根本就沒有給那些俘虜離開俘虜營足夠的時間,如果再過幾天溫都過來的話,肯定已經有膽大的俘虜出營查看了。
相對於敦煌古城糧草被焚和戰俘營溫順的戰俘,更令溫都感到震驚的是,率軍攻占了敦煌古城的明軍主將竟然是李雲天。
溫都開始還以為這隻是那支攻占敦煌古城明軍欲蓋彌彰的對外宣傳,想要攪亂他的視線,不過戰俘營中的一些北元將領和士兵信誓旦旦地表示統領明軍攻占了敦煌古城的人正是大明的忠武王,這令他腦海中一片空白,一時間反應不過來發生了什麼事情。
玉門關。
離開了敦煌古城後,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都撤去了玉門關,玉門關不僅有著堅固的城防,更重要的是囤積有糧草,足夠大軍消耗一陣子。
此時此刻,玉門關裏的一個院子裏,脫歡正不安地來回踱著腳步。
自從來到玉門關後脫歡就一直關注著敦煌古城的動靜,由於不清楚敦煌古城的局勢他和霍爾都汗都不敢輕舉妄動,而派去探查的斥候也久久沒有動靜。
相對於霍爾都汗,脫歡知道的情報更多,他懷疑這次攻打敦煌古城的明軍是去年消失得無影無蹤、本該跟著李雲天一同來西域的明軍援軍。
脫歡雖然派出了很多人前去打探,但至今也沒有那批援軍的下落,仿佛從人家蒸發了似的。
如今,敦煌古城忽然被明軍偷襲,那麼除了那批下落不明的明軍援軍外,他實在想不出是哪支明軍敢這樣做。
值得一提的是,事到如今霍爾都汗依然不知道明軍援軍不見蹤影的事情,脫歡根本就沒有打算告訴他,畢竟北元和帖木兒帝國之間既是合作者同時也是競爭者。
“參見太師。”就在脫歡暗自猜測著偷襲了敦煌古城的明軍身份時,一名北元將領忽然急匆匆走了進來,躬身向他行禮。
一名年輕的蒙古女子低著頭跟在那名北元將領的身後,見到脫歡後跪在了地上。
“你怎麼來了這裏?青龍城出了什麼事?”脫歡看見那名北元將領後頓時大吃了一驚,連忙急聲問道。
這名北元將領是他的心腹,被派往青龍城監視太平,沒想到會出現在了玉門關。
“太師,溫都將軍得知敦煌古城被明軍攻占後率軍前去清剿,卑職也跟著一同前去,不過卑職等人趕到的時候明軍已經逃走,經過卑職證實,偷襲敦煌古城的明軍主將是大明的忠武王。”那名北元將領向脫歡微微一躬身,麵無表情地沉聲說道。
“什麼,偷襲敦煌古城的明軍主將是大明的忠武王?”
脫歡聞言頓時怔在了那裏,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臉上充滿了震驚的神色,顯得匪夷所思,在他的印象裏李雲天一直青龍城,難道插上翅膀飛去的敦煌古城不成。
“太師,卑職開始也不相信,可一些參加過遼東戰事的將士認出了忠武王,可以肯定確實是他!”
那名北元將領聞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絲苦笑,誰能想到李雲天竟然已經離開了青龍城,使得溫都率領著二十多萬大軍還傻傻地守在城外。
“糧草!城裏的糧草保住了沒?”經過最初的震驚後,脫歡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禁不住開口問向了那名北元將領,敦煌古城裏的糧草至關重要,關係著他們是否能過東進嘉峪關。
說實話,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糧草能夠撐到現在,完全出乎了李雲天的想象,看來無論是帖木兒帝國還是北元都對糧草的事情經過就精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