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察合台汗國王都,別失八裏城。
別失八裏城已經被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圍困了三個多月,這使得城裏人心惶惶,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壓抑的氣息。
城裏的居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在半年前大明的西征軍還在他們的歡呼聲中氣勢雄渾地前去葉爾羌地區征討盤踞在那裏的帖木兒帝國軍隊,可一轉眼原本一帆風順的西征軍竟然在藍葉城遭到了慘敗,二十多萬大軍隻有萬餘人僥幸逃了回來,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如今,別失八裏城的大明西征軍和東察合台的軍隊加起來僅有五萬餘人,而別失八裏城距離關西地區有千裏之遙,中間還要經過被已經北元控製了的吐魯番地區,要想撤往關西地區可謂難上加難。
再者說了,如何衝破城外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數萬軍隊也是一大難題,藍葉城大敗後,無論是西征軍還是東察合台汗國的軍隊士氣都異常低迷,這在戰場上可是大忌。
與封鎖戰敗消息的青龍城不同,成寧侯楊三宇在黑水城的大敗一事已然傳遍了別失八裏城,城裏上上下下的居民都知道武國公宋海在藍葉城一敗,大明在西域已經沒有足夠的軍隊來救援他們。
其實,即便是青龍城裏也早就開始流傳西征軍在黑水城和藍葉城慘敗的消息,很顯然是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派人散播出去的,隻不過被魯民恩嚴格把控,也因此抓了一些“散播謠言”的奸細。
也正是如此,李雲天才在校場上直接道明了西征軍大敗的事情,與其讓那些騎兵胡亂猜測還不如直截了當地向他們道明實情,這樣反而能使得其意誌變得堅決,省去了胡思亂想。
帖木兒帝國繼承了蒙古帝國的一些行事方式,例如帖木兒帝國的開國大汗帖木兒與蒙古帝國當年馳騁歐亞大陸一樣,對那些膽敢阻擋其前進腳步的城鎮施以殘酷的殺戮政策。
這使得別失八裏城的居民們心中忐忑不安,一旦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攻進了別失八裏城,那麼少不了又是一場屠殺。
當年如果不是帖木兒得知大明發生了靖難之役,認為趁著大明朝政不穩之際足以將大明擊敗,進而放棄了原本已經攻占的奧斯曼帝國,那麼歐洲和非洲將麵臨一場災難。
據悉,當年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布爾薩遭到了帖木兒帝國的屠殺,隻有少數人幸免遇難,依靠希臘海員的幫助渡過達達尼爾海峽才得以幸存。
別失八裏城位於山地地區,一旦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攻破城池發動一場屠殺的話,可沒人能幫助城裏的居民逃脫被殺的命運。
由於感到對前途的迷茫,城裏不少居民已經開始了醉生夢死的生活,想要在臨死前盡情享樂,這使得整個別失八裏城被悲觀的情緒所籠罩。
雖然西征軍副統帥、安永侯白安再三表示大明有雄兵數百萬,戰將幾千員,肯定會派兵前來救援,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居民們都知道大明距離別失八裏城路途遙遠,等明軍援兵到了城估計早已經被攻破。
況且,大明這回能否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東進的鐵蹄還兩說,畢竟帖木兒帝國是中亞和西亞的霸主,天知道明軍啥時候才能救援別失八裏城,故而對白安的話也就是左耳進右耳出誰都沒當回事兒,他們又不是小孩子自然清楚白安這是在穩定人心。
尤為令城內的局勢變得更加惡劣的是,麵對城池被攻破的巨大壓力,東察合台汗國的一些文武大員私下裏聚在一起暗中商議向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投降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隻有這樣才能保住別失八裏城,使得他們的身家財產不至於毀於兵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