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說典故(上)(2 / 2)

群臣聽了,都以為然,於是就將重明鳥安放在樹林之中,聽其自由。

那重明鳥從此飛來飛去,總在帝都附近幾百裏之內,所有豺狼虎豹,都給它搏擊殆盡,人民往來,便利不少。民間人家偶有妖異或不樣之事,隻要重明鳥一到,妖異立刻潛蹤;不祥之事,化為大吉。假使山林川澤猛獸為患,隻要聽見重明鳥的鳴聲,猛獸無不遁逃,因此人人將這重明鳥奉若神明,沒有一家不灑掃門戶,延頸跛足的望它飛來。

那重明鳥在帝都住了幾時,忽然飛去。

後來一年之中總來一次,又後來幾年之中才來一次。大家盼望得急了,有人想出方法,將木頭雕出一個重明鳥之像,或用金鑄出一個重明鳥之像,安放在門戶之間。

哪知亦竟有靈,一切魑魅醜類居然亦能夠退服。所以後世的人,於每年元旦這日,或者刻木,或者鑄金,或者繪畫一隻雞的形狀,放在窗牘之上。這就是重明鳥的故事。

古代神話中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堯帝時,遠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

因重明鳥模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

英招,上古時期傳說中的神獸,其狀馬身而人麵,虎紋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天帝花園由一位名叫英招的天神管理著,因為,在昆侖山東北四百裏處,天帝花園裏有一座懸圃,這是天帝在下方的一座花園。此園由一位名叫英招的天神負責管理,他長得馬身人首,渾身虎斑,背有雙翅,能騰空飛行,周遊四海。

英招參加過幾百次征伐邪神惡神的許多戰爭,是保護世代和平的保護神之一。英招也是百花之神的朋友。英招負責看管那群名叫“土縷”的神獸,它雖然長得像羊又長著四隻角,是吃人的神獸。可負責看管那群名叫土縷的神獸的英招卻不準許它們吃人。英招也負責看管群名叫欽原的神鳥,不準許它們吃人傷人或其他動物。

英招還負責看管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還有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各種植物、動物們。英招參加過征伐邪神惡神的戰爭範例,是後世大禹誅殺九頭惡怪相柳時立下了奇功而讓我們永遠銘記的。

帝舜時大禹奉旨誅殺相柳,那相柳氏本是共工的臣子,長有九頭分別在九座山上吃東西。他霸占了雍州以西,殘害百姓。當時,到了共工藩國內相柳的領地,才發現了相柳的殘暴。

原來,自從共工句龍之孫孔壬接任共工後,便叫相柳做留守。相柳依了孔壬教授的方法,自己隱藏起來,假仁假義,對於那瘦瘠的百姓施之以慈惠,或者助之以餱糧,或者就從肥胖的人民身上敲詐起來,一半拿來飽自己的肚腹,一半分給他們,自以為扶助弱者。

其實他何嚐真正有憐憫瘦弱人的心思,不過想將他們養肥,供自己吞噬罷了;而且借此假仁假義,可以博得一般瘦瘠人的稱譽,以掩飾他擇肥而噬的殘酷。

所以,幾十年來,遠方之人,還不甚知道相柳的底細,以為不過是共工孔壬的臣子而已,他的計算,亦可謂巧了。但看到他幾十年來,身軀既長且粗,膏油滿腹,就可以知道吃的人多。

後孔壬被革職,跑了回來,與相柳同處。孔壬雖則是個國君,相柳雖則是個臣子,然而相柳何曾將孔壬放在眼裏!孔壬無可奈何,亦隻好低首下心,用他巧言令色的長技,以阿諛取容,倒亦相安於無事。

相柳的勢力逐漸膨脹,那相柳原是個有來曆、有修煉的靈祗,他於千裏之內的事情都能看見,都能知道。

孟門、壺口兩山開通時,他向孔壬說道:“不對!大禹命這小子,居然有本領把孟門、壺口兩山開通了,難保他不溯流而上。專門來和我們作對。”

孔壬聽說,忙道:“如此怎樣好?”

相柳道:“不打緊,你有九張嘴、一條大尾,足以對付。包管他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主公!你且看吧!”

孔壬聽了,大驚失色,忙問道:“怎樣,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