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切王之王,豈是浪的虛名(1 / 2)

啥叫緣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蛤蟆看見母蛤蟆邁不動步就是緣分。

很多人,一生都在你的身邊生活,卻永遠都走不到你的生活中。有的人,陌生的你都未曾想過,卻和你熟悉的讓你都驚喜。本文是一群70、80後的文玩愛好者的故事,他們幽默智慧,年輕朝氣蓬勃,。他們聽京劇、喝茶水、玩珠子,文化就是一種形式,用**的語言詮釋傳統文化的精髓,嘻哈之間,感歎文化的流失,尋找那份心靈的寧靜與平和,希望這些文玩小故事能帶給大家一種歡樂,又能在人手一串的大時代背景下,留下一點微微的痕跡,來祭奠我們失去和正在失去的青春。

眾生相、像眾生。

肥強,本市著名記者,主持一檔很有正能量的黃金強檔的廣播節目,文玩資深年輕人,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辦起事來死氣白咧的胖子,人送外號切王之王,他在酒桌上很牛逼的說過:“切,是一種藝術,切者得心應手,被切者心甘情願,臨走時候還會奉送一句,謝謝。”

能說什麼呢,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麼一種人,他們總是能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當然,是在你願意的情況下。

清晨,陽光在這個城市的上空穿過高樓大廈來到人間,沒有了土灶,城市已經很少看見炊煙了,更多提醒人們的是清晨公交車的汽笛聲,早市小販的吆喝,還有爹娘催促孩子的叫罵。近江早市的一角,總有幾個擺地攤的文玩販子,他們的地攤上,東西種類琳琅滿目,五色雜陳,最近新來了一位,五十多歲,富態,總是將手插在自己的兩個袖管裏,坐在小馬紮登上,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眯縫的眼縫裏,總能讓人感覺到一絲餘光在注視著南來北往的人們。

肥強,每天都會漫不經心的走過,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的路過他的攤位,然後走到下一個毗鄰的攤位上,順手拿起東西,問問啥價錢,然後高聲評判,最後哈哈一笑走人。

他已經注意這個人一段時間了,隻是還沒有正麵交鋒,因為在那個富態的攤主麵前,放著一個朱砂沁的老瑪瑙,透的很,裏麵一塊朱紅色的沁,總是如一個人臉上的胎記一樣醒目,隱隱的刺激著肥強的心。

富態攤主也仿佛知道有個胖子在覬覦他麵前的那個東西,他裝作不知,肥強裝作不聞,兩個人就這麼的幹耗著。

最先沉不住氣的是富態攤主,他從肥強的言行中知道,眼前這個主兒,不但懂行,而卻還很牛逼,能夠用他心儀的價格請走這塊石頭。

咱們說說這塊石頭,瑪瑙,老料,兩三百年,有紅色朱砂沁,環形紋路,器型為不規則桶形,表麵有一塊白皮。這個東西就在哪裏,如一個待嫁的姑娘,等著郎君娶走。

酒桌上,峰仔從口袋裏拿出一包煙,順手扔在了桌子上。然後乜斜這看著長的像賬房先生的大禹說:“賬房先生,來根香吧。”大禹看了一眼峰仔,從椅子背上的包裏取出了男人的“裝逼三寶”東西很精巧,一盒沉香、一個火機、一根煙針,滿臉的不願意的遞給了峰仔。兩個人正在鬥嘴的時候,肥強從外麵推門進來:“我去,這地方挺難找呀,今天夥食不錯,誰請客?”桌上的峰仔、大禹同時伸出了手,指了一下圓桌的另一邊,一個漂亮的女子,很有氣質,深沉的看著峰仔和大禹兩個人在哪裏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