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劉基”是劉伯溫時,吳雙除了吃驚之外,還有點說不清的感慨。
上輩子她從未涉足過玄術時,就已經聽說過很多關於劉伯溫的傳說了。這輩子她因緣際會踏入了奇門,對劉伯溫的信息就聽說得就更多了。
關於劉伯溫的傳說,民間有很多種。但是傳說中公認最神奇的,應該是劉伯溫的推算之術。
據說他能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所以才被世人尊稱為一代天師。
他這種堪透過去、未來的能力,在整個華夏國的曆史上,隻有兩個人可以與之媲美,那就是望仙門的祖師爺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
袁天罡和李淳風的《推背圖》,據說也能夠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作為望仙門的弟子,吳雙對《推背圖》的種種傳說自然是了解的。這麼寶貴的學術遺產,本該是門下弟子代代相傳的,隻可惜,望仙門在元代時遭遇了一場劇變,門中很多珍貴的東西都不見了,《推背圖》的傳承也在那時候遺失了。
因為那一代的望仙門門主魄力不足,後來的找尋工作多有擱置。漸漸的,《推背圖》的指引就真的沒有了。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人士,在元末時,他隨著明軍的崛起而大放異彩。待到明朝確立時,劉伯溫不論在朝堂上還是在士林中,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當人人都稱讚他神機妙算時,望仙門中也曾有弟子去與他切磋,不過都敗在了他的手下。這些事情,都是在望仙門的誌記中有記載的。
從前吳雙跟隨葛長風學藝時,葛長風就對她講解過劉伯溫的算術和相術。據葛長風研究,劉伯溫的不少算術、推演等,都與望仙門的傳承很相似。
當時葛長風總結的原因是:“天下玄學為一統,劉天師與本門弟子切磋得多了,於是把他自己的術法與望仙門中的術法融會貫通了,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葛長風的總結是君子坦蕩之言,但是那時吳雙故意和師父開玩笑,就說了一句:“師父,也許是劉天師偷學了我們的術法呢?他的推算裏,處處都有我們望仙門的痕跡,很可能是他的天資比望仙門的弟子聰穎,所以他表現出來的手法就高超一點了。實際上,他那些推算的本源,不還是我們的法子麼?”
那時候,葛長風曾笑罵吳雙是胡說八道、嫉妒賢能。
可是此時此刻在幻境裏,當吳雙見到李家最初始的那塊玉,當吳雙知曉它的名字叫“六盤鎖”,當吳雙知道秘藏的前任主人是劉伯溫時,吳雙真的覺得,自己可能無意中真相了!
本來,在沒有見到那塊玉佩之前,因為聽到了李先誌和美人師姐的陰謀,吳雙還對“劉基”很同情的。可是見到了那塊玉之後,吳雙就不得不多想了。
因為那塊玉她戴得太久了,久到了它碎裂成粉末了,吳雙都能清晰地記得它曾經留在自己胸口的溫暖。
也正是因為那塊玉,她才能夠重活一次,並擁有了神秘的秘藏。
想到秘藏裏各種各樣與望仙門完全一致的傳承和心法,吳雙真的很疑惑:為什麼劉伯溫的玉佩中所記載的功法,都和望仙門一樣呢?難道是劉伯溫偷學了望仙門的傳承麼?又或者,劉伯溫本就是望仙門的弟子?
那塊所謂的“六盤鎖”之玉,以前吳雙就曾經猜疑過,它很像是望仙門的弟子門諜。現在知曉了它是劉伯溫的東西,吳雙就對它的來曆更加感興趣了。
她忍不住想弄明白:那塊玉,到底是不是師門的門諜?劉伯溫和望仙門,到底有沒有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