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個好想法,許許多多的鄉幹部都被鼓動得熱血沸騰。還紛紛從不多的工資裏拿出一部分作為股份投入到鄉鎮企業裏去,到時候,他們也會像港台電視裏那些股東一樣,坐在家裏等著分紅了。
但是王茂名想不通,也許是自己真的老了,搞企業不是企業家的事情嗎,政府跟著瞎攙和什麼呢,聽說鄉財政還為鄉鎮企業擔保了銀行的貸款,那到底是企業家搞企業,還是政府搞企業呢?掙了錢也許皆大歡喜,可是萬一賠了本,這債該誰來還呢?財政的錢可不是哪個人的錢,那是國家的錢,是老百姓的錢啊!
王茂名很想找林書記談談,也許自己是杞人憂天,但是作為一個黨員,一個幹了近三十年支部書記的老黨員,應該把自己的擔心向黨委書記提出來。
令王茂名想不到的是,他要找到林書記可是太困難了。他連續三次到鄉政府去,都沒有找到林書記,為了引進企業項目,林書記整天在外地考察,誰也說不準林書記什麼時候能回來。
王茂名十分沮喪,甚至有一次跟一位機關幹部開玩笑說:“我找不到組織了。”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鄉政府的一般幹部也很少到村裏來了,說是都在開展“我為鄉鎮企業的大發展做什麼”的大討論,王茂名更沒有辦法了解到鄉政府裏的事情。
可是就在今天,鄉政府來人了,來的還不是一般的人物,是鄉黨委的秘書李飛。可不能小看了這個李秘書,他可是林書記的親外甥,是林書記來到山水鄉的第三個月,把他從外地的一所小學裏借調過來的,雖然當時曾經引起過一些人的議論和不滿,但時間長了,也就沒人再去理會這些事情了,再說,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也不是林書記的獨創,就算有幾個年輕有為的小夥子要晚提拔幾年,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呢?
這個“與組織失去了聯係”的老支書激動不已,把李秘書請到了自己家裏,把最好的酒菜都拿了出來。倒不是說王茂名是一個愛巴結上級的人,而是他非常了解林書記和李秘書的關係,隻要把話說給李秘書,林書記肯定很快就會知道的。既然見不到林書記,能有個人給傳傳話也很不錯。
但是出乎王茂名的預料,這個李秘書雖然不懂得工作,但對林書記的指示精神領會得很透,這些思想在他年輕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了。沒說幾句話,李秘書就嚴肅地批評了王茂名的思想僵化和經驗主義,說他王茂名是在給全鄉的中心工作唱反調、潑冷水!王茂名幹了這麼多年的支部書記,先後伺候了那麼多黨政領導,還從來沒有誰這樣嚴厲地批評過他!
但是王茂名畢竟在支部書記的位子上坐了近三十年的時間,什麼陣勢沒見過,什麼主意沒有啊!
他非常虛心地接受了李秘書的批評,並請李秘書給林書記捎個話,說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對鄉黨委的決策領會不深,精神沒有吃透,現在通過李秘書的解釋和教育已經完全弄明白了,他會像對待以往的所有工作一樣,堅決地站在黨委政府一邊兒,堅決支持和擁護鄉黨委的決定!
李秘書十分高興,他早就聽說王茂名是個難剃的頭,許多鄉機關幹部不敢到他這兒來。現在看來,沒什麼嘛,這不很快就把他的老腦筋扭轉過來了嗎?人嘛,都是現實的,工作好不好做,關鍵要看是誰來做,現在誰不知道我跟林書記的關係,跟我過不去不就是跟林書記過不去,跟鄉黨委過不去嗎?看來,我下一步的工作也許並不困難。
今天上午,鄉黨委研究決定為楊柳村後麵的三劉村拓展道路,這個村的道路是全鄉最窄、也最難走的,修這條路是上兩屆黨委政府就定下來的,由於王茂名的阻撓至今沒有修通。王茂名阻撓的理由隻有一個,修這條路要占用楊柳村幾十畝良田,這需要三劉村補償。但三劉村覺得修路是鄉裏的決定,是鄉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而不是三劉村自己的事情,不能由三劉村負責補償。這件事情爭來爭去也沒爭出個結果,這條路也就繼續難走下去。鄉裏的幹部對這件事情都很清楚,所以沒人願意來接受這個任務,看到林書記尷尬的表情,李秘書隻好自告奮勇,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林書記為難。
李秘書看到王茂名對自己的批評非常虛心地接受了,就開始趁熱打鐵:“王書記,還有一件事情,要跟你說一下。”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